浦城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356|回复: 0

[转贴] 年轻人,你的听力还好吗?|睡前聊一会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2-20 10:4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来自 福建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大家好,很高兴又一次在声音世界相遇。受党报评论君邀请,今晚我们要聊的话题与“听力”有关。

戴上耳机,聆听自己喜欢的音乐,把音量调到最大,沉浸在一个人的声音世界,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习惯,却暗藏着健康隐患。最近,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12—35岁年轻人中,约有11亿人正面临无法逆转的听力损失风险,而个人音频设备音量过大是导致听力下降的“头号杀手”。如果不积极干预,预计到2050年有超过9亿人患残疾性听力丧失。


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并非危言耸听。如今,在下班的地铁里,在聚会的饭桌上,在独处的卧室内,随处可见带着耳机的年轻人,但是不合理使用耳机带来的危害,绝大多数人恐怕还一知半解。专家指出,长时间佩戴耳机对耳朵产生压迫,高强度的声音不断地撞击耳膜,就会造成细胞损伤;而在嘈杂环境和封闭空间戴耳机听音乐,为了听得更清楚习惯性调大音量,带来伤害更大。听力是我们感知世界的重要功能,一旦损伤往往不可逆转,必须高度重视。

从有线到无线,从蓝牙到降噪,从头戴式到耳塞式,近年来,耳机成为年轻人的标配,受到青睐。一方面当然是声音独有的传播优势和魅力,让音频从小众走向大众;另一方面则是年轻人对沉浸式体验的追求,让耳机成为人机互动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但现实中,有的热衷长时间刷音视频,使用耳机一不小心就在“根本停不下来”中过量了;有的喜欢戴耳机玩手机游戏,声音带来沉浸式感受同时也让耳朵压力不小;还有的上班族早起洗漱、上班乘车、晚上入睡都离不开耳机。这些日常生活体验提醒我们,如何科学合理的使用音视频设备,是年轻人必须补上的重要一课。

由音视频设备带来的听力下降风险,放置在更为宽广的背景下,促使我们思考人与技术的关系。在互联网技术和音视频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身处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各种感官系统开足马力,似乎无时无刻不在运转。有人说,当海量图像信息让我们眼球“不够用了”,音频则创造了一个全新时空,可以不受场景限制地接受信息。在我们的眼睛被手机绑定后,耳机再次绑定了我们的耳朵,让我们被数字世界笼罩得更加彻底。有人说,人的个性,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注意力的分配。当技术越来越多地占领了我们的注意力,我们应该与他人、与世界相处,聆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可能是一个比听力损伤更严重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世界卫生组织在发布数据的当日,连同国际电信联盟共同发布了一项个人音频设备使用建议准则,提出对音频设备上增加音量和时长监控、父母控制音量等功能,并倡议各国政府和生产商在自愿的基础上采纳该准则。用技术手段和安全措施干预和监测人们使用音频设备的习惯,从而保障人们的听力健康,应该说是破解听力下降这一难题的新思路。当然,解决这个问题难以一蹴而就,不妨将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视作一个预警。在音视频市场快速发展、技术与生活深度融合的当下,尤其应该注意:技术进步也是一把双刃剑,扬长避短方能更好服务于人。


“头发掉的差不多了,视力不好使了,没想到听力也堪忧。”网友的留言不乏揶揄的成分,但什么是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在年轻一代中重申。听着耳机里最后一首歌迟迟不肯入睡,一遍一遍刷着手机赖床不起,“熬最晚的夜,涂最贵的眼霜”,这些肯定与健康背道而驰。其实认识到危害是第一步,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关键在于自律、行动和坚持。合理使用耳机,健康用耳,不妨成为我们回归健康生活的第一步。

这正是:年轻不可肆意,用耳需要警惕。睡前听我聊聊,有趣更有意义。

大家晚安。

文 | 韩鑫

来源:人民日报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免责声明|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599-2842928邮箱:675062596@qq.com|广告服务|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浦城论坛 ( 闽ICP备12022352号-7 闽网安备35072202010019 )

GMT+8, 2024-5-12 07:2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