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南浦一痴 于 2017-6-3 21:40 编辑
毛洋此去无多路,何须辗转觅桃源 ——浦城忠信毛洋村纪行 文/张恒达 图/浦城诗协诗友 5月28日,浦城诗词楹联协会诗友一行17人,前往忠信毛洋村采风,略记与君分享。 一、莫问桃源何处寻,忠信深处有毛洋。 我不是晋时的捕鱼人,我亦非探寻十里桃花,只因为我和毛洋有个约会! 城关北去,忠信深处,过了宅门,盘山而上,峰回路转,路转峰回,“山有洞口,洞中似乎别有天,便驱车,从口入,行数百米,豁然开朗,山雄天净,气爽神舒……”这就是我第一眼看到的毛洋。 二、我的名字,你别猜! 多数地名,一望能解。毛洋你就别猜啦!这里住的不是避乱世的秦人,也不姓毛;离“洋”更是远了。有人说因为峰峦耸立如羊毛,故名毛洋。又有传说,虎追仙羊,到此忽失踪迹,冇羊——毛洋。群峰耸翠,仙羊遗迹。我想,便纵有千种传说,也道不尽你的内涵。 三、青山处处埋忠骨,义烈无名谓英雄。 在毛洋乡间流传着一个打柴小伙智斗猛虎、怒斥恶神、活人成就神祇的传说(故事详见我写的另一篇文章《神灵失秉正,道义我来行》)。一段传说颂扬一个不屈的灵魂,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朴实的人民。毛洋是浦城县两个革命老区基点村之一(另一个是古楼乡坑口村)。粟裕、黄立贵、洪家云、叶全兴等革命先辈都曾经在这里战斗过,中共龙(泉)遂(昌)县委机关曾经设立在这里。毛洋人民深明大义,为了革命忍辱负重、坚持斗争、不怕牺牲。在艰苦的岁月里踊跃为红军送粮、送盐、送情报、当向导、护理伤病员。叶珍珠一家四口为掩护红军献出了生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见《五颗滴血的子弹— 女英烈叶珍珠的传奇故事》http://yinlingzhi.blog.hexun.com/74592715_d.html) 战斗的硝烟早已淡去,红军当年的战壕、炮台还依稀可见,仿佛向我们诉说着当初的故事。听当地乡亲讲,当年战斗十分惨烈,敌人十分凶恶,有时整个排的红军战士都牺牲了,乡亲们只能含泪悄悄将他们掩埋。没有名字,也没有墓碑。“当年鏖战急”,草木已森森。如今,烈士当初的埋骨地都很难找到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他们虽然没有名字,但他们都有一个当之无愧的名字——英雄! 四、融融涨绿深如海,红豆“香妃”谁轾轩? 毛洋山多田少,森林覆盖率高达94%。青峰翠谷,苍松翠竹,翠色欲流。来到这里就仿佛走进了一片绿色的海洋。松树绿得浓厚,竹子绿得清新,田里的浮萍也不甘示弱。野花遍地是,红的、黄的、白的……开得特别精神,就连胡萝卜花都开得格外出尘。 数百年的红豆杉和香榧树傲然挺立,仿佛诉说着百年沧桑。这两种树长得非常像,我们根本分辨不出哪棵是红豆杉哪棵是香榧树。当地老乡告诉我们,红豆杉叶子稍长、较柔软。我们才通过观察、触摸它们的叶子得以辨认。 五、溪有水兮澈至极,鱼至乐兮人忘返。 “高山有好水”,是的,毛洋的溪水澄澈至极。“一泓清溪、清溪如带、清溪蜿蜒、曲水清清、流水潺潺、清莹澄澈、清澈透明、明澈清冽、晶莹明澈……”这些词语都无法描述毛洋的溪水,唯有“清澈鉴心”似乎勉强可以形容毛洋的溪水,这种清澈让人看一眼忍不住想把自己溶入进去。 “水至清则无鱼”,错了!毛洋溪里各种鱼儿随处可见,马口鱼、麦穗鱼、石斑鱼、石爬子……怡然自乐。清澈鉴心的溪水,水里的鱼儿一张一翕、一举一动都看得清清楚楚。诗友们忍不住脱了鞋袜把脚伸进水里,鱼儿游过来亲吻我们的脚,好一幅人与自然的和谐景象,让人流连忘返。 在吃货蜚声中外的今天,毛洋清浅的溪水里能看到如此和谐的鱼翔浅底画面,主要得力于当地的护鱼政策。毛洋村李观助支书告诉我们,为了保护毛洋溪的鱼类,当地实行了禁电、禁网、禁毒等护鱼政策,还圈定了大量的禁钓区。 六、红色的土地,绿色的家园,勇往直前,走向远方。 毛洋,这里是红色的土地、绿色的家园。毛洋儿女曾经为了守护她而战斗,更用自己的勤劳的双手建设这方乐土。这里有浦城的最高峰(营盘尖),但这不是你最终的高度。这里是两江(钱塘江、瓯江)的源头,这只是你的起点。毛洋将像毛洋溪的水一样勇往直前、走向远方。
感谢毛洋!感谢毛洋村两委对我们这次采风活动的大力支持。
再赋七律一首
毛洋采风感怀
文/张恒达
毛洋深处草离离,
蛙闹如闻号角吹。
步上营盘犹仰望,
缅怀义烈更低眉。
山花四季时凭吊,
红豆年年血泪垂。
但取双江源起水,
三杯酹地寄幽思。
注:营盘即浦城最高峰营盘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