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静丫思听 于 2018-10-22 15:21 编辑 : }) m) s. |7 {5 x: u
/ M1 [9 N* w( |4 ~% k- p: q
在寥廓空旷的苍穹下, 老街浓缩着百年历史; 蜗居在群山环抱之中, 是那样的安祥和自然。 7 L. r5 t. h! W) ]3 y# X
此处的风景惟我独赏,
4 q' T# u L# l3 z此中的沧桑惟我独饮;! a7 W% ~ U0 z+ J
缠住了一个乡关情结,1 l% f7 p3 Z7 O" {3 p
留下了一张时代缩影。
巷子似的老街
母亲的家乡在群山环绕的古楼乡洋溪村,阳光明媚的3月23日, 迎来了舅舅的80岁大寿,我们便陪着年迈的父母,驱车一个多小时,绕过山路十八弯,来到母亲阔别已久的家乡---洋溪村。 据县志记载:洋溪村宋至清属通得里,民国为乡驻地,曾是浦城城关通往古楼、武夷山市及江西省广丰区的要道,当年我县出产的土特产土纸、笋干、香菇等,必经这里到达永兴、临江,再到福州、杭州、上海等地。村里有条老街,街上有座庙桥,历尽风雨沧桑兀然独立了二百多年,静静地在那守候着流年岁月…… 到洋溪村后,母亲就急切地带着我们去转悠她小时候住过的老街。走进老街,就仿佛走进了一段浑重而久远的历史里,斑驳古老的建筑流露出沉静的百年沧桑。老街长70米,宽3米,沿溪而建,南北走向,街面全是卵石铺就的。两旁建筑除了一座砖瓦房外,全部为二层木结构的楼房:黑瓦,木屋,花窗,灰梁。有前店后宅的,也有下店上宅的,有的房子有落地花窗,楼上设花栏杆。 3 {7 L/ B1 u4 g
, E" M( R, e7 \2 t 街中的那座砖瓦房建筑风格别拘一格,中西合璧式的:古朴的木门、欧式的窗、雕花斑驳的石墙,让人感受到它当年的不平凡。 母亲小时候住过的木房子是二层的,一楼前店后宅,二楼住人,至今还保留着。母亲说,别看这条老街巷子似的,当年这里曾是赶集贸易和休闲娱乐的最热闹的场所。店面虽只有数十家,但当年有布行、杂货店等,一应俱全。每月逢农历四、九的墟日,既是洋溪老街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商人集聚的日子,也是方圆百里的乡亲赶集的日子。
- z+ i; d; Q! c; L6 Z0 Q" E$ L/ I& }( }# j; }. ] L5 D
如今,光阴流逝,岁月更替,来往于洋溪老街的商人逐渐散去不见踪影,只留下沿街门扉紧闭的民宅、商铺及房檐屋瓦的斑斑驳驳和被路人磨得光滑透亮的卵石,让人从中去领略那曾经的历史印记。她就像面前那已经流淌了几百年的洋溪水一样波澜不惊、从容淡定,让人不禁地久久回味而浮想联翩…… 沿着老街往前走,便到了横跨南北连接洋溪街的庙桥——观音桥。该桥建于明朝,因为水毁坍塌过,在清乾隆52年,村民又募集重建,两百多年了至今仍坚固完好。在2009年被浦城县人民政府批准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 Y# o- [- L8 j9 }& `
观音桥是一座单拱条石木构拱形廊桥,结合了桥、亭、庙等建筑的功能,桥全长11.3米、宽5.2米,桥两边石阶用条形石头铺成,桥上面是木构廊屋,两侧有木栏和供人们歇息的坐椅,桥面是条形石头及卵石相间铺成,桥当中设供奉着观音佛像的神龛,因而名。 观音桥历尽风雨。当地村民讲述:在清咸丰8年,太平军经西乡洋溪到浦城城关,官府欲烧桥御敌,因当地村民冒死阻止,观音桥才完好幸存。在土地革命时期,闽浙赣苏区创建者方志敏,曾在观音桥上为群众做革命演讲。 母亲回味道,这里是她小时候的乐园,经常和同伴在观音桥上踢毽子、跳绳、捉迷藏等,但只要住在街头的外婆一声吆喝:吃饭啰!她们便如同一群鸟儿似的飞回家…… 时光清浅,岁月嫣然。我们听着母亲的讲述,默默地陪着父母走过老街、庙桥。流年沧桑,多少往事如烟;岁月更迭,又有多少故事倾城。回眸过去,多少人都是只能将思念裹在风尘里,一起轮回于岁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