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和声 于 2017-3-6 21:08 编辑
' f4 D) X, S D8 W& Z: C8 |2 h/ ?, n1 Q/ S% M/ m% {: q
. g* Y4 v; r7 a0 u1 q+ b% g
《浦城诗联》会员作品:柘溪阳和两岸春 0 E( w; Y7 d! v( U+ q' |% F0 m" l
張恒达
, h8 s. R% O4 D9 ^; t: V( |% M3 k诗韵新编
' [- i5 h! X- y5 h7 X" P$ q$ X214柘溪洲渚独坐感怀
8 [ b j$ T3 m4 s- O1 s4 E( _; D) q, t
沙洲独坐望浮云,却负阳和两岸春。
* t0 [$ Y5 H" q* D/ \, ]试问西流柔弱水,可堪载念过君门?
) w( o9 f( H( Z _6 u/ K' l
# D% i. ~- H+ }8 i; v/ i& i$ [( T9 \4 p' V9 h4 V' m% a
吴和声1 [6 u& L1 P; M$ }, f4 B( [' `
可堪载念过君门?再读松庵访伯温。1 o! X. E9 X1 u3 I
携手峰巅观日出,更眸麓下杏花村!( ^5 o+ ^( A: M, ]8 Q
) [9 z& R% w h8 O; W; I: ]
宋濂写的《看松庵记》,章溢建有苦斋。伯温写了《苦斋记》。
$ g) H) [$ {* q; a
! T: r, x" g" J; p- f! ~杏花村有新说:& l5 |7 @% I' C" H& \# g
杏花村究竟在哪里?5 U% J2 T3 x; d! ~. s
+ U" s7 N: Y |+ X7 j, D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的一首《清明》诗,千余年来广为传颂。对此诗研究者不乏其人。但诗中的“杏花村”究竟在今何处?历来说法不一。 一说,是在今安徽贵池县城西。杜牧在会昌三年(843年)曾出任池州刺史,他到过以“黄公酒炉”著称的城西杏花村。据气象学者称:在地域上,贵池归属“淮南”,也称“江东”。 二说,是在山西汾阳县东,即以产“汾酒”著名,享有“甘泉佳酿”之誉。说杜牧写有《并州道中》,可能他到并州(今太原市)后又往杏花村去品尝汾酒。 三说,是在今湖北麻城县歧亭镇,认为杜牧在会昌二年(842年)出任黄州刺史,登临过齐安(今黄冈县)的木兰山,写有《忆齐安》、《齐安晚秋》等诗篇。但缺乏诗人到麻城的史料佐证。且汾阳、麻城均在长江以北的中原,常年降雨量偏少,也没有“清明时节雨纷纷”的雨季。 近年又添新说,认为“杏花村”在浙江海宁市的长安镇。理由是长安镇自古即为水陆要冲。唐贞观五年(631年)在此设桑亭驿,开元十一年(723年)置长安市,为南来北往的必经驿道.驿亭南里许有杏花村(今为长安镇东市的一条街巷),古时,这一带农家向以善酿“香雪酒”驰名。唐代另一位诗人章孝标(睦州桐庐人)在《长安秋夜》诗中有“牛犊乘春放,儿童候暖耕”、“岁晚香醪熟,村村自送迎”的诗句。杜牧在会昌三年(843年)任睦州刺史时,有《南陵道中》、《初冬夜饮》七绝两首,《唐诗鉴赏词典》认为:此诗可能作于睦州(今杭州建德市梅城)任上。《越绝书》卷二:“秦始皇造道陵内,可通陵道,到由拳塞(即今海宁市),……治陵水道到钱塘(今抗州)。”因陵道旁遍植松树,故又称“松陵”,今海宁与桐乡两市接壤处,尚有松陵故道遗迹——松陵村。持此说法的人认为,诗人在睦州任上,一次途经长安驿时遇雨,在此稍作逗留,慕名而“借问牧童”后往“杏花村”去品尝“香雪酒”。诗人通过雨中寻找酒家这一情节,别有风致地点出了“春雨江南”的独特迷人景色,令人读后,如身临其境,真不愧为脍炙人口的佳作。清代里人邹谔的《杏花村酒家》诗云:“远波渺渺柳含烟,几日东风欲放颠;才是清明丝雨歇,菜花黄过寺门前。”还有清代中叶小说家李汝珍著《镜花缘》,故事是写唐代武则天朝的风土人情和社会现象,在“红文宴”中写到天下名酒,内中也有“海宁香雪酒”的记述。 “杏花村在海宁”的说法,是否可信可立,还须作进一步的探讨。* Q- d% K0 H/ m
2 g6 W$ ?# T: u- s% o& n
由此我猜想,杏花村在匡峰麓下?2 A/ }3 T. D* _
2 L) T6 l$ ?/ e8 [5 {+ `; u
: R% G1 K6 }9 f; e0 i+ }
张恒达 诗韵新编
! Q9 V! H% G) B! U& X5 j214柘溪洲渚独坐感怀4 R! O* f# J7 m, n
沙洲独坐望晴岚,空负熙春在眼前。
, s/ U* l5 @0 u$ H( u试问西流柔弱水,可堪载念到桥南?
4 ^1 V' T, M8 l$ x) U$ D% o- I2 ?! A5 G/ W0 Z
吴和声 诗韵新编% @* \4 G$ Q) c
可堪载念到桥南,携手踏青逛北山。
! ?$ v0 ^0 y5 P' ], O1 Q1 \4 o伫立豕头抬眼望,芙蓉耸立白云间。" s6 _8 v0 q# o9 r, v$ g5 \
注:
/ z; Y/ y; Z7 x! b芙蓉即吴山等山峰,清.无名氏咏吴山有诗曰:秀列芙蓉秀可扪。邱文彬亦有诗曰:吴山八面列芙蓉。
9 L+ E, Z) h. j7 A+ |
# s+ o/ J( o3 Z8 {- M豕头即北山路口的猪头岩,但现猪头岩已被劈得不成样子了。
8 }' D. C- s5 ~7 U4 i; z- o+ z/ e0 p/ B8 b. R* B
% D ~5 x7 `: {2 g) `
张恒达$ e% r$ F6 C5 @5 Y- ~
下水南浮桥即景:1 u' ~* S7 C# N& ~4 q8 t
一望洁蓝素水天,霓虹玉阙蜃云间。7 b) e. O& Z. k& C- H8 B
斜阳半落群山远,漾漾浮金戏并船。
$ I7 Z, N+ j& |6 T. _( F1 E4 Q; v1 D( r+ i) j1 r
9 ]5 r3 F) J% E叶小荣, A( [6 M$ b6 L$ `9 w [
题《雾海轻舟图》( _! J6 k [1 q5 O6 `( N
雾海轻舟踏浪行,仙山渐近鸟欢鸣。
9 Y8 l' ^% e5 F9 G# u$ ~闲池若肯猴王闹,管叫蟠桃日夜擎。& o/ R% }% z7 }9 p1 u
# C% l" d$ Q: {. @! c8 I0 B
, U+ l8 ]7 Q5 w* {/ _0 g
2 T; s7 b' y Q" J% R4 l
1 s7 e- d* r' G0 z5 H8 {& `7 ~0 J* R# r- J p* S: n
|
0 [" p3 Y- _' @9 t% \
, V7 c! ]' B: G4 `! k e/ A. n3 T8 ]
; ]8 Y* _& O6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