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蹉跎,时光流逝,或许我们已经忘记了这个神奇的提线小木偶,它曾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美好的时光。
如今这个被我们淡忘的小木偶,入选福建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浦城提线木偶”。
浦城传子木偶诞生于清顺治年间,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是浦城绅士王秀明创造的木偶新剧种,属提线木偶,木偶高约0.7米,用细篾编成躯体,每个木偶配备一块宽0.5米左右的提线板,板上栓12根线,线的尾端订在木偶身上,演出时艺人以自己的手指牵动连在木偶身上的线,使木偶关节活动灵活。其独特的唱腔吸收民歌的精华,唱歌谣,亦称歌谣腔,听起来近似道士腔,节奏好似曲牌体,但无曲牌名,部分还采用高腔唱法。演出时戏班由4人组成,器具固定,设备简单,可随叫随演。艺人圈里戏称传子木偶是“一捆竹竿两担箱,三块门板四人唱”,竹竿与木板是搭台所用,箱装木偶,因为木偶多,要用两担箱,4个艺人都要会唱。 说台是传子木偶的一大特色。因为别的戏班唱白均由正、副提线手担任,而唯独浦城提线传子木偶由说台者统领。专家认为,在中国的民间木偶剧发展史中,浦城提线传子木偶具有其独特性,而且不见经传,应属木偶剧中的奇葩。 看似构造简单,外表滑稽的提线小木偶,而表演者却凭借高超的技术,让提线木偶的的每一个动作,变得生动传神,让观众们对此都赞不绝口,掌声连续不断。 这段美好的记忆至今都被我们隐藏在脑海深处,让我们一起将它挖掘出来,回味这个神奇木偶曾带给我们的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