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日思无日 于 2016-4-26 08:59 编辑 * S2 q! U3 [: e. E+ Z% v% G
; @# K; d @" K9 \人云亦云杂说之二---说识用人才 治理国家要人才,管理一个部门、一家企业何尝不要人才。现在很多单位都认为非常重视人才,理由是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做招聘工作,出台了很多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给人才良好的待遇和发展空间等等。这确实是对人才的重视,但却没有意识到,在招聘时设置诸多苛刻的、不合理的硬性条款,正是不重视人才的表现。 对待人才,要给予人才平等公正的竞争机会。评价一个人是否人才,毫无疑问应该以其知识、技能、综合素质、个性品质等为核心,而年龄、学历、身体条件等只是参考因素,把年龄学历作为硬性的“门槛”,显然是本末倒置。 识人是引人、育人、留人、用人的第一步,能否准确识别人才,是管理者所面临的共同挑战。用什么样的眼界识人,就会招来什么样的员工;有什么样的员工,就会打造什么样的企业。能否准确快速识别优秀的人才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因此,要敢于打破常规,不拘一格用人才,坚持优秀人才破格使用、先进人才优先使用、实绩平平末位调整等一系列措施,切实把创新业绩突出的能人放在重要岗位,发挥其在创新中的带头作用。 人才也是人,难免会有过错。能否做到不计恩仇、纳贤荐才,驭将以德,是衡量和反映领导者能否具备谋略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没有谁能保证一辈子都不做错事。因此,对待有过错、与自己斤斤计较的人,要有宽广的胸襟,用真心和实际行动来包容他、感化他。不能说优秀人才就不能有过失,相反,要像对待一个普通员工那样平静地对待他们的过错。 古人对小节不拘看作是一个人能否成大事的关键,提倡的是胸怀大局,不纠缠于细枝末节,看重的是人的才干,而非他的问题。能够宽恕他人的短处和过错,不因为人才有哪一方面的缺陷就放弃使用,这是忍小节的中心。所以要办大事的人不计较小事,成大功业的人不追究琐事。 历史上那些明智的统治者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广泛地招贤纳士,集合起天下有才能的人为自己的统治报务,进而完成自己的雄心壮志。相反,妒贤嫉能,因为别人有一点小问题,就置人才于不用的人则是十分愚蠢的。(江上人) m- c% P) w. @! z7 i# D* W! \/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