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6-8 20:2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浙江 来自 浙江金华
x- a" X2 ? g
) F( |: r3 a3 k6 z* H4 \( }
1 B, O) K0 a) X0 N( Y: j: ]* b. L, x- G6 }# `
8 g1 `( X4 t3 l& W. I2 s) A# [6 R2 ]! M: [/ R" r: {! f2 f
见闻一则6 u# I/ m1 M5 ]# _
3 |& O% B7 _% N3 p M( J* j% b4 R4 j! t: j, p5 H6 r4 Y! P
5 @9 R' G6 Y$ s1 w0 h# A; ]/ I$ n$ r+ H( P; b# b, b: K* i+ v
炉火青
5 t: n* I3 N' x3 [/ K+ |6 g, W/ h
9 ?- s4 z _5 f' w" j
( }5 r5 L/ u) o* m* N) i. \: g2 T' H. a
五月的一天,我去拜访一位朋友,坐上浦城南去的中巴车,到了目的地朋友没见着,而后我悻悻坐上返城的中巴,车至一个客站,上了好几号人,车上的位子明显不够,就得有人站着,刚上车一位青年小伙指着我前几排位子的一小孩道:“那个‘五妖子’(浦城话谐音)没买票,你可以到那座。”示意他同上车的一位老人去坐。年轻小伙这话恰好被这小孩妈妈听的一清二楚,于是就大嚷起来:“你才‘五妖子’,没教养还骂人。”“我是说小孩那个位子让老人家坐,你可以抱在膝盖上”。“你为什么说人‘五妖子’。”“‘五妖子’能算骂人么?”“你问一问在座的是不是骂人……”他们各不相让,唇枪舌战,随时都有发生肢体冲突的可能,坐在后排的我终于按捺不住,我双手一举,示意双方安静,遏制怒火。这时全车人把目光聚焦在我身上,盼我调解。我对青年小伙说:“你知道什么叫‘五妖子’吗?”青年人不屑一顾地答到:“不就是小孩呗!”我说:“错,浦城讲‘五妖子’是指未成年就夭折的人,看来你真不懂所以伤害了她,但你是无意,应该称小鬼、妮子或建子(浦城话谐音意为男孩)”这时车厢有多人呼应“对对对,他讲得很对”。青年人听我解释恍然大悟,惭愧地对那女人说“大姐,对不起,我不懂请你原谅。”女人答道:“以后再不能这样叫了,不然人家找你论理的”。话后这女人顺手抱起他儿子坐在膝盖上,我做个手势让老人坐到小孩的位置上,这时车厢安静下来,话题也变了。
& ^9 |' D8 r5 x. o% s1 F+ L6 Z6 @/ r' v/ f2 e* R: t5 K) A9 Z5 g" `8 H' a8 E
# p6 L% _0 ~5 b* D! {
这次出行虽然没有见到我的朋友而失落,但我平息了一场语言风波,是我最大的收获。回到家中,我把车上发生的事告诉我的家人,叫他们以后要多注意这方面的言行。
6 J! K6 [7 S d& X* } C* R4 @) m$ P, c5 c" i+ k/ b x
- W1 P3 e% M0 R: ^# T" X% e% Q-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