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年味儿越来越淡,又得知古镇将会陆续推出一些“淘年货”为主题的活动,就翻出《舌尖上的中国》美食顾问董克平的饮馔笔记,看一看北京人眼中廿八都的山水、历史、建筑和美食。 廿八都中的廿的读音是nian,4声,二十的意思。廿八都就是二十八都,位于浙闽赣三省交界处,隶属浙江衢州江山市。江山旅游局的朋友介绍廿八都时说是“浙、赣、皖、闽四省交汇”,从当代的地图看,这个说法有些牵强。但是从历史地图来看,这个说法是成立的。江西的婺源原本属于安徽徽州管辖,古徽州一府六县中就有婺源,国民政府为了围剿红军,把婺源划到了江西,这一举措当年受到了徽州人士的强烈反对,1947年婺源又划回到安徽。1949年5月,解放军占领了婺源,因为解放江西的是二野,解放婺源的也是二野,为了军事管理上的方便,婺源又划到了江西,虽然文化、习俗等方面还是秉承了古徽州的传统,但是行政规划上婺源属于江西了。从这段历史变迁来看,廿八都应该是算是“四省通衢”之地。 完整时代印记丨鸡鸣三省还是四省通衢 《南方周末》介绍廿八都的文章题目是《鸡鸣三省廿八都》,文中说,这个保存相对完好的古镇“几乎完整的保留了每个时代的印记。黄巢开辟仙霞古道以来的一千一百多年的历史,数百年来作为重要商旅集散地从繁荣到衰落的历史,半个多世纪一来特别是人民公社、吃公共食堂及文革的历史。”现在镇上3600多人口中姓氏就有140多个,流行的方言有10多种,是名副其实百姓村镇,方言王国;建筑有徽式、赣式、浙式、闽式甚至西洋建筑的特征,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文化价值,是历史和文明发展的实证。徐霞客三到廿八都,谢晋说,如果张艺谋知道了廿八都,就不会把菊豆放到安徽黟县去拍了。 珠波桥丨风雪中的廊桥
古镇丨珠波桥上看风景
大雪初霁,天色阴暗。枫溪岸边清静寂寥。 溪边的磨坊。溪水如镜,山色朦胧。 湿润的石板路微微的映着暗弱的天光。
清润的主干道 古镇上的建筑风格多样,有徽派、闽派、浙派等,朋友说,这个门面就是福建风格的。我不懂,不过和我见过那些徽式建筑确实不一样。 扬头翘立的马头墙是明显的徽式风格。 屋檐上的冰溜子。 小时候在北京还能见到屋檐上的冰溜子,人长大了,北京变得干旱了,气温也升高了,很久没有见过冰溜子了。没想到,在南方腹地的衢州廿八都,见到了。足够冷,足够湿润。 古镇中不同的建筑形式。大概是旧日穷人家和富人家的屋子吧。 这个建筑有点江西客家人的风格 古镇文昌阁。文昌阁一定要去看看,建筑精美,彩绘保存的很好。 文昌阁远眺
文昌阁的侧面 店铺的门面 老钱庄 桃花巷。古镇旧日的烟花去处。小巷的特点在于这样的门很多,而且越往里门洞越小。当地人说,门洞最小的那个房子里住的烟花女子最难约到。一是价格高,二是约的人多,三是价格越高就越有人持币登门拜访,期待春宵一度。巷子尽头的那个小门我需要大弯腰扶墙而进,看到的是破败的房子,帐帏内的佳人已经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人家 古镇屋檐下 天井中的腊肉 天井和盆景 村后的溪流 浙闽枫岭营总府。廿八都的名称来自于军事,是历代屯兵扎营的重地。这个就是当年驻军的最高衙门。 江山市军统戴笠的老家,据说,戴笠曾用江山话明码和下属联系,可是日本人就是听不懂。江山出了不少军统的高级官员,当然是和戴笠有关。当地人还说,军统里的江山人没有一个变节的,看来乡土观念对于队伍的管理还是很重要的。戴笠在廿八都办过一个军统女学员训练营,现在变成了陈列室,进去一看,对军统肃然起敬! 抗日女英雄。 戴笠在廿八都办过女特工训练营。其中七位女译电员参加了远征军在缅甸与日军作战。一次战斗中弹尽粮绝了,她们砸毁电台拉响手雷跳下悬崖以身殉国!她们的壮举让我泪流满面,这是怎样的一群英雄!为什么我从来就没听说过?难道只有狼牙山值得我们记住么? 这是一个美人,也是个军统。出身民国时期高干家庭,我觉得这是一个极其牛逼的美人。廿八都有个军统女特工训练营,遗址里有个军统女特工的展览,看过这个展览我惊奇发现,那些女特工是有理想并且信仰坚定的爱国人士。她们身怀绝技,不怕牺牲,为国家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显然这些人被人、被某种势力有意的忘却了,可是廿八都的人们都记得。他们认戴笠是同乡,他们记得戴笠建立的军统为国家做了太多太多的事情。章士钊先生挽戴笠时说:“生为国家 死为国家 平生俱侠义风 功罪盖棺犹未定。誉满天下 谤满天下 乱世行春秋事 是非留待后人评。”斯言诚哉!
廿八都,一个一生一定要去一次的地方。
董克平,《舌尖上的中国》美食顾问,美食专栏作者,美食评论家。与五岳散人合著有《吃货》一书。此为其来廿八都古镇寻迹美食时所写的饮馔笔记,还记得他为廿八都豆腐连连称赞的情景。“廿八都,一个一生一定要去一次的地方”就是最真挚的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