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541|回复: 55

[原创] 童年印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15 14:4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来自 福建南平
本帖最后由 小猪嘟嘟 于 2014-10-15 14:54 编辑
- d- `$ S7 n+ S) f
, P' U1 h) I; g2 n+ Q) @2 T# A       我出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仙阳坑沿。当时仙茶场部设在坑沿,父亲、母亲是茶场职工,我有一个姐姐和哥哥。母亲曾经在一次晚饭后跟我聊过去的事情,她说:“你的姐姐和哥哥出生在困难时期,吃的东西很少,没什么营养,所以她俩都偏瘦。”母亲不由叹了口气。“你出生的时候条件好多了,长的白白胖胖的,就是爱睡,怎么都睡不够,好带......”说到这儿母亲心情明显好了起来了,淡淡的笑容挂在她眼角的鱼尾纹上,随着她的回忆我仿佛又听到了当年的晨号......
- V3 m3 D9 p% r4 _5 E       父母亲善良勤劳、睦邻友好,在当地有着很好的人缘与口碑,家大门上总是挂着一块“五好家庭”的小牌子。我却是一个稍显淘气的小屁孩儿,大人们很喜欢逗我。认真想想,我是当时少数没有挨过家长打的男孩儿了。父亲一声小小的咳嗽声,就能让我缩着头、敛着气。母亲呵护着我,并且总能做出至今都让我流口水的零嘴儿。) Q# q1 ]% ~& s4 ]; s
       先要说说酸枣糕,浦城方言叫“脚(kou)皮儿”更是传神。酸枣糕呈黄褐色,一整片有小锅盖大小,大约二十页习字簿那么厚,肉晶晶的,很是让人垂诞。母亲一般把酸枣糕叠成四折,用塑料袋子封好,要吃的时候用剪刀剪下二指宽的条状。那时候白糖很珍贵,做酸枣糕没舍得放太多,所以比较酸也更有嚼头。为了能吃更长一点儿时间,我总是咬上一小块“脚(kou)皮儿”,含在嘴里直到化成黏糊糊的薄片,才开始慢慢地嚼碎咽下,让酸酸的滋味一直留在口腔里,呆呆地坐着,享受舌下生津的美妙。其次是糖炒栗子。外婆家在富岭里元,一到板栗成熟的季节,老人家就会让舅舅送来新鲜的板栗。母亲先把板栗晾上几天,然后在每颗板栗上横着划一刀,等锅里那些从河滩中精心挑选来的小石子加糖炒黑,放入处理好的板栗,均匀地翻炒,不多久的功夫,板栗裂开了口子,露出黄灿灿的果肉,扑鼻的甜糯香味让人直咽口水。趁着母亲不注意的时候,我便偷偷地抓上几把塞入书包,急冲冲地上学去了。有这样的宝贝在小伙伴面前是可以当司令的!听同班的小表姐说她家住在大栗树下,板栗要多少就有多少。虽然当她的面我不屑一顾,可当晚就做了一晚的板栗梦。板栗树上结满了毛茸茸的刺苞,一阵风儿吹过,噼里啪啦落满一地,全是裂开嘴笑的刺苞,饱满的栗子自动跳出来,根本就不用去触碰那烦人针刺。细毛茸茸的红黑栗子怎么也捡不完,装满了一篮又一篮......  再次就是杨梅干了。我的老家叫杨梅山,山上有很多杨梅树。父亲从老家回来总会带上好多杨梅干。小小的黑干果并不起眼,晒的很干很透,果肉被晒成薄薄的一层,很酸很硬,不怎么好吃。可母亲总会有好的办法,先把杨梅干加水上笼蒸软,然后装进玻璃瓶里浸入蜂蜜,看着小小的杨梅干在蜂蜜中渐渐胀大,那一会儿最喜欢做就是坐在小板凳上,抱着玻璃瓶,拿双筷子数着:一个、两个、三个......当然是往小嘴里数了!童年时期的美味最高境界就是:“甜,真甜!”。老家的特产白芽糖就能很好的达到这个标准。成年后我总算解开了白芽糖的秘密,有一次去杨梅山我亲眼目睹了叔叔制作做白芽糖的过程。先在柱子上插入一支角度略微朝上的木桩,取刚熬好的麦芽糖,用两支短木棒在其上反复拉伸,拉伸的越久白芽糖就越白。最后再剪成大姆指大小的糖块,洒上米粉,白芽糖就做好了。更有一些特殊制作的白芽糖里头裹有姜末。每到寒冬上学路上含上一粒这样的白芽糖,能暖上半天。记忆深处还有一瓶汽水让我难以忘怀。有一次我病了,好像是扁桃体发炎,哥哥看到我肿胀的腮帮子,不忍心,问我想吃什么,想了半天郑重地告诉他,想吃大园弧糖酒商店卖的汽水,要三毛钱的那种!直到如今,我依然能记得那瓶柠檬汽水的味道。虽然哥哥老是欺负我,但是姐姐总是全力保护我,让我少哭好几回鼻子。可是看在那瓶汽水的份上我已经原谅他了。细细长长的地瓜干也是童年印象中不可缺少的角色。母亲会把硬硬的地瓜干蒸成半透明时再给我吃,很象过年才能吃到的高粱贻软糖。还有一吃一身汗的辣辣的南瓜干、嫌麻烦而整把往嘴里塞的炒南瓜籽......
* l/ _$ e9 q3 h$ e& y' U      想着自己总能在“洋油箱”、“锡坛”里找出母亲藏着的零嘴儿的“斗智” 往事,心里头暖暖的。在一个物质相对匮乏、精神特别富足的年代,童年印象就是那汪浓得化不开亲情!* k' S: ~3 }. z/ C5 a3 H

$ d4 R( b2 ?" o! [7 p' h
$ j% S% l/ l2 [+ w5 k/ ^
发表于 2014-10-15 14:51:4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福建 来自 福建南平
沙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5 14:52:0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福建 来自 福建南平
板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5 15: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福建 来自 福建莆田
童年的记忆,总是那么美好,在那个家家都清苦的年代,但每一份的心灵都是干净的。{:soso_e17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5 15: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福建 来自 福建南平
浮盖闲云 发表于 2014-10-15 15:14
+ Q' {; {: \" k) Y6 k) b" {% G/ Y童年的记忆,总是那么美好,在那个家家都清苦的年代,但每一份的心灵都是干净的。
6 M5 x) l; {( [/ u) N
那怕只有一点儿好吃的都会留着、省着,照顾着老的、疼爱着小的。那是一个温情的年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5 15: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福建 来自 福建南平
熟悉又陌生的地名-------杨梅山、大栗树下、灯盏段、枫树下......在那物资匮乏的年代,这些地名是很有杀伤力的。杨梅山上是否有又红又紫的杨梅?大栗树下有否铺满黄灿灿的板栗??灯盏段总让人勾起手捧秋末油茶果榨油后鲜油炸出的油汪汪香喷喷的灯盏糕,在秋风飞卷的枫树下观看白云过山峰的回忆。为楼主赞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5 15:35:0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福建 来自 福建南平
东劲松 发表于 2014-10-15 15:21
+ I. w' L9 e9 c9 r8 N0 d熟悉又陌生的地名-------杨梅山、大栗树下、灯盏段、枫树下......在那物资匮乏的年代,这些地名是很有杀伤 ...
2 D# M6 }# K9 O  z* f5 G
白云依旧过山峰,沧海却已成桑田。熟悉的风景都还在,认识的人却不一定都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5 15:40:2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福建 来自 福建南平
小猪嘟嘟 发表于 2014-10-15 15:35
6 M8 |$ p4 p" r6 K白云依旧过山峰,沧海却已成桑田。熟悉的风景都还在,认识的人却不一定都在了。

6 s- P1 R0 \+ @/ p
. f8 S& T1 c% 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5 15:42:0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福建 来自 福建南平
东劲松 发表于 2014-10-15 15:21/ \* s, y. A3 n* `8 Q) B& S8 z
熟悉又陌生的地名-------杨梅山、大栗树下、灯盏段、枫树下......在那物资匮乏的年代,这些地名是很有杀伤 ...

4 l6 W, o0 M1 L, J- x" R7 T0 P" U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5 15:44:4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福建 来自 福建南平

2 @1 C  g' f# ?9 ], l$ A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5 15:46:4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福建 来自 福建南平

6 a, ?" G* I+ P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回头望望,山也高,水也长,一声低唤,一滴泪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5 15:57:0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福建 来自 福建南平
东劲松 发表于 2014-10-15 15:462 H- e6 G2 ]# g4 }& ^4 H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回头望望,山也高,水也长,一声低唤,一滴泪光!

' x1 N, J5 h/ ]$ V呵呵,幸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5 16: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来自 浙江温州
{:soso_e17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5 16: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福建 来自 福建南平

. s' T" D1 O. n& v, A. 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5 17:03:1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来自 浙江嘉兴
{:soso_e1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免责声明|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599-2842928邮箱:675062596@qq.com|广告服务|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浦城论坛 ( 闽ICP备12022352号-7 闽网安备35072202010019 )

GMT+8, 2025-4-7 01:5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