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385|回复: 4

[原创] 三山会馆——浦城古代商贸文化的历史见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11 15: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广东 来自 广东广州
本帖最后由 残荷听雨 于 2015-8-9 14:28 编辑 9 N0 i! P, U( }4 d" ]$ @# F

; @/ q3 R' Z8 Y$ y
     
# B* G, b# t& r. F
      为满足网友们对三山会馆的了解。“残荷”特转载叶芳女士{原县委宣传部长、现荣华组团正处级副主任、县政府调研员}当年撰写的发表于《浦城时讯》及《给力浦城》一书的《三山会馆——浦城古代商贸文化的历史见证》一文,供网友们赏读。

' B, M9 S* y1 u2 a
山会馆——浦城古代商贸文化的历史见证
5 \9 {+ q& B/ N% n3 k% _2 g
叶 芳   达新华
. t7 ^  [6 L# B

& d1 g8 t3 f+ d; A2 S
    建筑是无声的音乐、凝固的历史;文化是地方的名片、城市的灵魂。一个城市的文化最终决定这个城市的历史地位,这是一个逐渐被认识的事实。                                                                                                                           ——作者题记
    浦城三山会馆位于“海上丝绸之路陆上运输线”最繁华的水陆码头浦城大西门磡头。为清乾隆年间福州旅浦同乡所建。因福州别称“三山”(于山、屏山、乌山),故称之为“三山会馆”。
    三山会馆是我县目前仅存、同时也是闽北地区少见的会馆类建筑。虽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建筑风化损坏严重,但其格局基本未变。200多年来,它像一位饱经风霜的历史老人,默默地向人们诉说着那个时代商道驿站上“去时若流水,来时若连云”的景况,演绎着先辈们从未停息的奋斗和努力。
" ~6 [& o7 I# S" O5 H. F) h
       三山会馆是“海上丝绸之路陆上运输线”上的闽、台商人聚会之所
    会馆是古代同乡在外地的聚会之所。中国最早的会馆是明永乐年间芜湖人在北京设置的芜湖会馆,属为同乡官宦聚会和仕子赶考寓居而建。商人会馆直到明万历年间才在苏州出现,继而进入京师,再向各地扩散。三山会馆的建造也同样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渊源。
    浦城位于福建省之最北端,居闽江上游,为三省七县之结合部。由于古代先民大都缘溪而居,逐水而行,浦城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东汉初年置县,为福建最早的县城之一。自隋炀帝开通大运河之后,中原入闽路线多经运河达钱塘,溯须江至江山,越仙霞到浦城。由于浦城地当孔道,物流人走,遂成福建与中原交往必经之地。仙霞岭是福建物资出入中原的主要通道。当时浙、赣、皖盛产丝绸、瓷器、茶叶等物资,大都通过仙霞古道进入东南沿海的福州、泉州、广州等港口运往各国,从而连接起“海上丝绸之路”。浦城物产滋阜,“桑麻披垅、茶笋连山”,“岁一获而粟米如山”,烟叶为福建之最,中药材“岁运福州、广东不胜计”。明王世懋在《闽部疏》中有记:“凡福之丝绸,漳之纱绢、泉之蓝、福延之铁、福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小关,下吴越如流水。”自唐宋以来,浦城“冠盖往来,商贾辐辏”,有“小苏州”之称。
    浦城境内航道为南浦溪。从城关至蒋溪口60公里,可通航2.5吨木帆船,出境经建瓯、南平、直达福州,全程417公里。在未通公路之前,为福建进出中原的主要通道。唐代欧阳詹、林蕴、林藻及日本空海法师,宋代蔡蘘、陆游、黄公度、刘克庄,明代徐霞客、翁白,清代梁章钜、陈万策、林则徐以及琉球使者程顺则等都经过此航道,然后越仙霞古道,下须江、钱塘江、溯大运河北上京师。闽台举子进京赶考,此道亦是必经之路。当时,从浦城南浦门外至蒋溪口,共设有城关、观前、水北、旧馆、南岸5个码头。仅浦城城关大西门码头,每天福州、浦城之间的货船往来不绝,最多达200余号。在连接浦城码头与江山清湖码头245里的“仙霞岭路”上,千百年来,一直活跃着一支数以万计的俗称“江山担”的挑夫队伍,当时,“仙霞岭”上挑夫摩肩接踵,络绎不绝,“负担尽游估,攀缘如蚁集”。因而,仙霞古道是“海上丝绸之路”向内地延伸的一条重要的陆上运输线。
    商业的繁荣,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各阶层的横向交流,由于各地商人穿梭于水陆运输线上,往来于异地和家乡之间,他们为了联络乡谊,互相支援、救济,共商贸易活动,便在异乡组织、营建会馆,浦城的会馆组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明清以来,外籍商人在浦城城关共建有5座会馆(即位于前街的江西会馆,瑞龙巷的盱江会馆、江山街的浙江会馆、水南大路沿的江南会馆,以及位于大西门磡头的三山会馆),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城市的改造,五座会馆有四座已消失殆尽,仅有三山会馆历经风雨沧桑,成为浦城乃至闽北会馆建筑的唯一遗存。
    自清代以来,三山会馆的闽台商人均来往于大陆与台湾之间经商,有不少闽商之后定居台湾,现台湾许多政界、商界及军界人士,都是当时闽商之后裔。如清末民初的三山会馆总理叶臻庭先生及后裔在台湾商界均有很大影响。叶先生青年时在浦城开办仁和源商行,经营各方土特产,生意兴隆,产品远销闽台及江、浙、沪等地。后又投资闽江船运,使闽江船运发展至每日达数百号大船往返于福州与浦城之间,成为富甲一方的富商。然叶先生富不忘本,存仁积德,兴办教育,开井引泉,修桥铺路,为浦城和福州家乡人民办了许多好事、善事,后定居台湾。2001年11月,其后裔特邀请美国著名政策分析专家魏墨尔博士赴台先后在台湾行政院公务人力发展中心卓越堂、福华国际中心前瞻厅、世新大学楼会议厅举行了三场由学术界知名人事参加的叶臻庭先生乐育为怀的纪念讲座。台湾中央日报、中国时报、经济日报、台湾日报等多家报纸均以头版新闻予以报道。现其后裔子孙,大都在台湾或海外,不少为政界、企业界名流。

  Q" S1 d  a/ f9 u
三山会馆是古代闽台仕宦举子进出中原和京师的主要驿站
    浦城自古是八闽与中原沟通的孔道要冲唐代日本空海法师{774——835年)于唐贞元20年(804年)随日本第17次遗唐使船队到中国研习佛教,就是从霞浦县赤岸村海口登陆,后到福州,再由福州溯闽江、南浦溪,走仙霞古道,下须江、钱塘江,大运河,而抵达京城长安。清代琉球使者程顺则(1663——1734年)曾五次奉命到中国向清廷进贡,其路线均从琉球那霸动身,过海经福州,溯闽江,建溪、南浦溪达浦城,在城关西门码头登陆。每次经浦城均下榻三山会馆,然后越仙霞关北上。民族英雄林则徐于1812年、1822年、1825年、1827年先后四次从福州进京,亦都是溯闽江经浦城,下榻三山会馆之黄协兴行中,然后越仙霞关北上。据龚张念、李福生《榕台关系暨福州市重要涉台文物综述》(《福建文博》2008年第二期第33页《科考从属》)载:“清代福州贡院是台湾士子考取举人的地方。即使台湾建省后,由于清政府始终未向台湾派出乡试考官,台湾秀才欲中举,仍需来福州贡院考试。日本占领台湾后,仍有不忘故土的台湾秀才以原籍在福建中举,后以原籍北上报考中进士”。因此,   自清乾、嘉时期以来,福建及台岛举子进京赴考,均需途经浦城,因三山会馆系闽台人建造的会馆,闽台仕宦举子均以三山会馆为驿站,在此投宿、聚会,然后越仙霞北上京师。

& l. ?5 w3 |; N' k7 r& d2 o4 `; e7 o
三山会馆是闽北唯一遗存的集闽、浙、徽、赣建筑风格的会馆类建筑
    三山会馆建筑群由门楼、戏台、拜亭、大殿、钟鼓楼及前天井、二厢看楼等组成。现存面积822平方米,总进深达43.88米。大殿原供奉妈祖神,大殿之后有深而宽之后殿,为福州同乡聚会活动之场所,但后殿现已难觅踪迹。
    会馆坐北朝南,面临南浦溪,整座建筑为青砖山墙围合,上覆“几”字形墙帽,门楼平面“八”字形,正门为长方形大门,二侧为圆拱形小门,门楼为宏伟壮观的七间七楼仿牌楼式立面门楼,正门门额为砖雕阳刻“三山会馆”,侧门门额分别为砖雕阳刻“海晏”、“河清”。门楼之内,连接内门廊、门廊顶部为如意形四架轩梁、梁背斗拱支替,替木做成琵琶形状,恰与门廊内的戏台相对应。戏台分上下二层、内外二区,内区与门廊相接,内区二侧是厢房,厢房也是上下二层,与内部的看楼相通连。
    飞檐翘角、装饰华丽的戏台是整组会馆建筑的精华所在。单檐歇山顶,屋面陡峻,总高约9米,平面略呈方形,四角立四柱。表演区顶部,做八角形藻井天花,藻井由底部三层如意斗拱内挑,再经三层立板层层内收,居中则悬饰一硕大层层绽放的牡丹,华美之极!戏台前檐在立柱二侧挑檐位置,有4处垂柱,其中二侧垂柱为三足炉形式,朝前的二处垂柱每面雕饰精细的戏曲人物,垂柱的前立面及前伸的梁头侧面,也都雕有神态各异的人物形象。同时,前檐额枋的立面,雕出鲤鱼跳龙门图案,二侧雀替,则雕成二条漆金大鳌鱼。此外,檐角各处的梁头、雀替、隔架,乃至三面飞檐板的底部等等,都雕有各式各样的图案,惟妙惟肖,华丽之致。
    戏台往里,即为会馆大天井,天井二侧是上下二层的看楼,看楼内侧与钟楼相接。拜亭居于大殿之前的中轴线上。拜亭、钟鼓楼等建筑结构十分精美,如意斗拱层层外挑,其檐柱、额枋、雀替等分别有狮子戏球、太狮少狮、龙风双飞、以及“空城计”等人物故事、各种飞禽走兽、花草虫鱼等精美木雕,形象生动、栩栩如生。
    大殿是三山会馆中最重要的主体建筑,也是会馆内主神天后娘娘神像的供祀场所。大殿重檐歇山顶,总高度达12.2米,在同类建筑中属相当少见,其内部抬梁、减柱,以及极富地方特色的屋面形式,殿内的木雕、彩绘、灰塑等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
    总之,三山会馆现虽年久失修,后又被改为民宅或挪作它用,以致原本宏伟、宽敞的会馆建筑成了现今的危房,但在颓败之中,仍透出非同一般的精致。

$ y+ _1 t7 V: ]
抢救三山会馆,就是抢救文化、抢救历史
    三山会馆作为浦城乃至闽北地区难得一见的古迹,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与科学价值。它所揭示的意义在清代商会发展史上,无疑是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为研究已渐逝的中国古代交通运输,国际贸易、经济发展、文化交流、商会组织等提供了独特的佐证,也是当年榕商荣耀和辉煌的象征。
    人们能回忆过去,却不能重视已经消逝的曾经。时光不能倒流,历史无法重来。保护古迹,实际上是在时光老人的手中抢救历史。一个成熟的城市不能割断历史,而三山会馆在某种意义上便是浦城这座千年古城历史与文脉的积淀与再现。然而,如果没有彻底、科学的保护措施,这一闽北唯一遗存的清代会馆建筑将不复存在。
    所幸的是,浦城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高度出发,对三山会馆这唯一古代会馆遗存进行抢救性维修,将其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产权划归县博物馆。县委、县政府领导多次召开会议,研究三山会馆维修方案,县政府拨出经费,把三山会馆抢救性维修工程列入2008年浦城县“百亿”重点项目工程之一,邀请省博物院古建筑专家,根据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全面规划设计。并指派专人负责会馆修复工程。
    目前三山会馆抢救性维修二期工程已完成,计划三期工程完成后将三山会馆僻为浦城苏区纪念馆和古代商贸纪念馆,以再现三山会馆的繁荣和辉煌。
    我们相信,在浦城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三山会馆这一清代精美的会馆建筑不久将重现其迷人的风采。
. g6 Q' ~/ x6 O' s+ f( x& k: z
发表于 2014-8-11 15:37:4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福建 来自 福建厦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1 15:40:3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来自 广东东莞
{:soso_e14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11 17:43:0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来自 广东惠州

/ J& R( l; K$ f8 N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1 19:26:1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福建 来自 福建厦门
残荷听雨 发表于 2014-8-11 17:431 N0 z6 V* B2 z) U( q0 _9 @
谢谢!

" \: q& y6 S7 M; k. a5 Y; C. M+ G  V客气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免责声明|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599-2842928邮箱:675062596@qq.com|广告服务|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浦城论坛 ( 闽ICP备12022352号-7 闽网安备35072202010019 )

GMT+8, 2024-4-28 15:3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