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芳源 于 2014-5-11 10:34 编辑 4 c, ?# l" S5 A0 U
0 E' y+ X3 K7 b. I; ~7 e台地—黄毕洋别具特色的自然风光 蒋 仁 黄毕洋,在九牧镇东北部,距城35公里,突出于仙阳、忠信、官路和九牧4个乡镇交界之间,面积29平方公里,兀立群山之中,顶部旷野平坦。陇亩纵横,七峰耸峙,主要有石牛冈(海拔977米),银尖山(海拔765米),大浅坪冈(海拔747米),百步岭冈(海拔753米)。境域略向北倾斜,水入官路河,注盘亭溪,西出二渡关。四面群山绵亘,东有佛岭,鸡心岭;南有焦山岭;北有乌坑岭、河村岭、杨梅岭;西有刘家坞岭、吴墩岭、百步岭、龙后岭。东与忠信镇的金樟、村桥村为邻:北与官路乡的官路、李处、河村接壤;西与九牧、吴墩、杉坊毗连;南与仙阳镇的小毕、渔梁连片。四面无论从那里入境,皆得磴10余里层层叠叠的石级阶梯。1974年,开通从吴墩经刘家坞岭直达3个村民委员会的公路共14公里。 黄毕洋名称几度变更,因地处黄檗山(海拔1340米)下,按地理方位称北属阴,山南属阳,黄檗洋地处黄檗山南部,应是黄檗阳,因方言檗、毕、碧谐音,阳与洋同音。山下有岭,故称毕岭,所以称黄碧洋,也有称黄毕洋。盆地36个自然村称36洋。20世纪80年代初,省地名委员会规定,在一个地区范围内不能有公社重名,在一个县范围内不有大队重名,故保留水北街黄碧洋大队,九牧黄碧洋定名为黄毕洋。 黄毕洋,清代及其以前属船山里二图,民国期间属毕岭乡,解放后属九牧区,今属九牧镇。村民操浦城吴语系方言,但尾音稍异,俗称黄毕洋腔,也称大北腔。 在台型地块中,旷野较平坦。村民住地海拔皆在610——660米之间。人登盆地,艳阳高照,举目四望,看不到比这里更高山峰。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环境幽静,气候宜人,彷佛身入天际,“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自然风光别具特色。据2011年统计,村民894户3218人,分住36个自然村。主要村庄,以姓氏定名的有严处、汪处、黎处、连处、叶处、胡处等7个村。严、汪、黎3姓居多,划为黄毕(住地严处)、洋墩、黎处3个村民委员会。黄毕洋地盆地,属产粮区,优质水稻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有耕地5352亩,所产的稻谷,久负盛名。汪处村的鹅卵丘、又称水碓丘,3丘共8亩,种植清流早,质白晶亮,煮饭软而韧、鲜而香、甜而黏,粒大饱满,俗称个半米,相传清乾隆、嘉庆年间,每年秋季有官员监收,稻谷晒干运送入宫中,此米故称贡米,故此田亦称贡田。绿色食品有油茶、茶叶、红辣椒、山药、薏米、酸腌菜、高山蔬菜。 特产酸腌菜驰名。林地面积3。4万亩,其中毛竹面积2286亩。林种除杉松外,有桂花树、厚朴、锥栗、红豆杉、柳杉、樟树等等,有些是珍稀树种。公历每月逢5为墟期(地点在严处村),外地客商云集,贸易繁荣。著名古迹有银尖寺(地点黄毕村),焦山寺(地点洋墩村)。 1934年9月11日,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6000余人,在军团长寻淮洲、政委乐少华、参谋长粟裕率领下,为避开国民党军队前堵后追,遵照中革委指示,迅速北上,减少途中与敌人作战。是日,从古楼转至黄毕洋驻扎。次日,再转官路从安门关出境,避开国民党驻江山二十八都军队堵截,故在此留下英雄足迹。
; L$ f+ G; b7 n0 Q, G( r" r9 d
2 r2 j6 W; Y% d2 n+ l) r, |* p: J# N1 h5 A
; i- u3 B$ {+ G6 ~"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