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657|回复: 17

[原创] 浦城八宰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21 14: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来自 福建南平
本帖最后由 芳源 于 2014-4-21 14:33 编辑
& L5 C( f9 i: K' i# t' h. h
& x" n1 }$ Z" `+ O! A6 O# f9 f: i
                                                                                       浦城八宰相
                                                                                                       蒋    仁

# ?! q! Y* B  v
       章得象(9781048)  字希言,浦城人。宋咸平五年(1002)进士,后登博学宏词科。初任大理寺评事,知玉山县,后历知台州、雄州、洪州。入京任刑部郎中、翰林学士、礼部侍郎兼龙图阁学士。景祐三年(1036)升同知枢密院事,景祐五年(1038)升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仁宗帝称得象“清忠无所附,且未尝有所干请”、“智谋深博,可以运筹帷幄之中;声誉骏隆,可以折冲庙堂之上”。在翰林院12年、枢府3年、相位8年,从不任用私人,宗党亲戚抑而不进,而推荐许多经国济世人才。时人称他“深厚有容,度量宏廓”。封郇国公。

9 ?; o) Z# K  t8 a$ [- Y/ J
       吴   育(10041058) ,字春卿,浦城人。宋天圣五年(1027),部试第一(会元)。历任大理寺评事,知临安、诸暨、襄城等县。景祐元年(1034),举贤良方正,升著作郎、直集贤院、通判苏州。还知太常礼院,奏定礼文,名《太常新礼庆历祀仪》。他对边患治理,提出很多建议。庆历五年(1045)拜右谏议大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后为资政殿大学士、尚书左丞、知河中府,徙河南。《宋史》称“育性明果,所至作条教,简截易行而不可犯。遇事不妄发,发即人不能挠。辩论明白,使人听之不疑”。

3 m9 C" Y3 D% D
        吴    充(10211080)  字冲卿,浦城人。与其父吴待问(礼部侍郎),兄吴育,世称“吴氏三贤”。景祐五年(1038)进士,历任谷熟县主簿、国子监直讲。任吴王宫教授时,曾作《六箴》 (即视、听、好、学、进德、崇俭),英宗曾书之屏风以自戒。仁宗时,历任吏曹及诸州转运使,曾谏留被遭贬逐的欧阳修。熙宁元年(1068),神宗即位,吴充知制诰。不ii久,同知谏院,他奏请革除停棺不葬的陋习,神宗下令颁布施行。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吴充子安持是王安石女婿,为避嫌,解除谏职,改知审刑院、权三司使。熙宁三年(1070),为枢密副使。熙宁八年(1075)任工部侍郎、枢密使。
吴充与王安石虽是姻亲,不赞许王安石变法,数次向皇帝详说新法弊端。皇帝认为吴充秉公正直,中立无私。熙宁九年(1076),王安石罢相,任吴充代王安石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曾召回被王安石斥退的司马光、吕公著等十数人入朝任职。时王珪妒忌,暗中掣肘。司马光致函吴充废除春苗免役、保甲等法,吴充不采纳。王珪上奏要起用蔡确,及蔡确预政,吴充屡遭诬陷,上表请求罢相。吴充因政见不一,一再受政敌诽谤,病情加剧,七次上表辞职。元丰三年(1080),罢为观文殿大学士西太一宫使。同年四月卒。神宗得悉吴充冤情,辍朝二日,亲到吴充家祭奠。吴充临终前,告诫妻子不要以私事向朝廷求取。神宗闻悉,更加悲痛。
% k* l. B/ y0 E9 ^* B$ A+ X
       章    楶(10271102)  字质夫,北宋建州浦城人。治平二年(1065)进士,参加礼部考试名列第一(会元),派知陈留县。
章楶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对西北边防有过出色的贡献。元祐初,章楶以直龙图阁知庆州。当时北宋王朝懦弱,把葭、芦、安、疆等4寨割给西夏,致使西夏更加骄横。章楶认为西夏是嗜利畏威的,不给他一些惩罚,边境不得安宁。当夏兵来围攻环州时,章楶派骁将折可适在洪德城埋下伏兵,待夏兵前头部队过去,拦截其后队,斩获甚众。从此,章楶声名大振,被任命为权户部侍郎。绍圣四年(1097),哲宗征询他对边境形势的措置良策,很同意章楶看法,诏令他知渭州。他到任后,经过实地勘察,提出在葫芦河川筑城堡,占据逼近西夏的有利形势,修缮原有堡垒数十座,并暗地率领4路兵马出葫芦河川,用22天时间在石门峡江口筑起平夏城和灵平寨。接着,环庆、鄜延、河东、熙河等地也都拓境筑城。从此西夏不敢妄动,边民有了安定环境。绍圣五年(1098),西夏国主纠集数十万兵马围攻平夏城,用土填没护城河,以高车直逼城下。由于章楶防御严密,夏兵猛攻十余日未攻下,只得在一天夜里拆围逃遁。章楶侦察到西夏兵放松戒备,即派遣折可适、郭成率轻骑夜袭,直攻入其营帐,活捉西夏统军嵬名阿里西寿、和监军妹勒都逋,歼敌3000多人,缴获牛羊10万余只,西夏国主大为震惊。哲宗接到捷报,亲到紫宸殿祝贺,升他为枢密直学士、龙图阁端明殿学士。
章楶在泾原4年,开拓了1个州和9个城寨。西夏自平夏城一役大败后,几次向宋朝廷请命求和,从而稳定了西北边界局势,边境人民安居乐业。建中靖国元年(1101)七月,宋徽宗接见章楶,委任同知枢密院事。任职1年,因体弱多病,多次提请致仕,于崇宁元年(1102)获准,授资政殿学士,中太一宫使,不久病逝。
章楶长于诗文,著有《寄亭诗遗》《成都古今诗集》六卷,世称章楶“词有织绣功夫”。

+ L. l; ?  x# [! O
      章    惇(10351105)  字子厚,浦城人。少时,豪爽俊逸,性直锐进,博学善文。嘉祐四年(1059),中进士甲科,授商洛令。熙宁元年(1068),王安石执政,实行变法,设三司条例司为变法职能机构。王安石看重章惇的才能,擢为编修三司条例官、三司使。元丰三年(1080),任参知政事。反对变法的官员,把章惇看作是不遵守封建礼法的小人。元丰八年(1085),哲宗继位,时年10岁,由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同年5月,章惇升枢密院事,也同时起用反对王安石变法的司马光。元祐元年(1086),司马光任宰相,要罢除新法,章惇力辩免役法不可废。司马光执政,凡是参与或支持变法的人遭到排挤和打击。元祐六年(1091),章惇贬知汝州(河南临汝)。元祐八年(1093),哲宗亲自执政,以章惇有“定策之功”被任命为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上任后,引用蔡京、蔡卞等人,重新推行新法;对内力排司马光、吕公著、吕大防等人,株连甚众;对外改变屈服妥协的政策,采取积极防御的措施,加强防御工事。在章惇部署下,章楶指挥击败西夏30万大军,使西夏陷于被动,迫使“叩关”求和奠定了基础。元符三年(1100),哲宗去世,皇太后决定端王赵佶继位。章惇抗疏,认为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赵佶继位,即宋徽宗,命章惇为大行皇帝山陵使,章惇请求去职,没有得到允许。章惇罢相,贬知越州。右司谏陈瓘和门下侍郎李清臣攻之不已,改任章惇为武昌节度副使。崇宁四年(1105),章惇病卒于睦州。
7 w6 r. @7 w% v5 W1 [3 `9 S' g, |
      真德秀(11781235)  字景元,更字希元,号西山,浦城人。宋庆元五年(1199)进士,初授南剑州判官。嘉定元年(1208)迁博士。嘉定五年(1212),金国易主,奉旨任赴金贺登位使,行至盱眙,获悉金国发生内变,即返回京都。嘉定七年(1214年),金遣使向宋朝廷索求岁币,德秀上疏数千言,力主不给,提出:“以其货币颁诸军,缮修戒备,以激士心”。得到皇帝赞同。他立朝不满十年,奏章无虑数十万言,皆切当时要务。史弥远擅政,以爵禄拉拢名士。德秀不愿与他同流合污,要求外任。出任江东转运副使,江东灾情经德秀悉心措置,所活甚众,离别时数千人送至郊外。
宝庆元年(1225)因德秀正直敢言,遭政敌攻击,落职回浦城。绍定五年(1232),以徽猷阁待制再次知泉州。端平元年(1234),入京为户部尚书,知贡举,任参知政事。次年卒于任上。
德秀是著名理学家,著作颇丰,据统计有28428卷,以《大学衍义》最著。(详见《为政清廉理学家真德秀》)

6 h) |* I9 w1 |+ @9 R, G; k  M* Q
      徐荣叟(11801246)  字茂翁,浦城人。父应龙吏部尚书。宋嘉定七年(1214)进士。初授华亭盐官,调靖州教官,以理学家著作授课。知永康县时,时年岁歉,赈饥济贫,离任时,倾城欢送。入朝升著作郎兼礼部郎官,以集英殿修撰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嘉熙四年(1240),为左谏议大夫。他崇尚风节,劾奏不避权贵,曾向理宗直言政情,深刻揭露物价暴涨、苛征横敛、严刑峻罚,豪族横暴乡闾,使民含冤者不敢告,负屈者不敢伸。后历任礼部尚书、吏部尚书、端明殿学士、签枢密院事。淳祐二年(1242),任参知政事。这时丞相史嵩之专权,以廉著称的翰林学士李韶,因与史不合被逐去,荣叟不畏权势,予以争论。他忧国忧民直言敢谏的精神实属可贵。晚年,以资政殿大学士提举洞霄宫。理宗怀念他,为他别墅御书“桔坡”二字相赠。淳祐六年(1246)致仕,同年卒。

1 R+ |; L* P8 b1 a; V( d! _+ s
     徐清叟(11821262)  字直翁,一作真翁,浦城人。宋嘉定七年(1214)进士。历任太平教授、籍田令。江右、福建发生民乱时,帅守不俟论报,辄行专杀。清叟疏请明行禁止。升为太常博士,他奏请理宗要“示正义,进人才”,目的在于抑制结党营私的权相史弥远,召用被贬的正直官员真德秀、魏了翁。后任殿中侍御史兼侍讲、权工部侍郎,以右文殿修撰出知泉州,集英殿修撰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迁户部侍郎,以宝章阁直学士知温州,改知福建安抚使,知婺州、袁州、绍兴、潭州和广州兼广东经略安抚史。后诏回京,权兵部尚书兼侍读。淳祐九年(1249),兼同修国使,权吏部尚书,改礼部尚书,拜端明殿学士,签枢密院事,进同知枢密院事,封晋宁郡公,奏修《四朝国史》志传。淳祐十二年(1252),任参知政事。这年,严、衢、婺、信、台、处、建、剑、邵等9郡同时发大水,死者万计。他遣学士院派人分别赈济。宝祐二年(1254),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他办事认真,为人敢直,在殿上目光威武,自号“章一”,宋理宗御书此二字相赠。理宗称他“平生孤忠,不附丽人”。晚年以资政殿大学士提举洞霄宫。景定三年(1262)致仕,同年卒。

" }/ f) ^# R0 O" X3 r) U! I- |
: _) k, U/ Q% M6 s0 G  M* M
发表于 2014-4-21 14: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福建 来自 福建南平
{:soso__10169062262133571330_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1 14:47:4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福建 来自 福建南平
{:soso_e17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1 15: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福建 来自 福建南平
{:soso_e1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1 15: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天津 来自 天津
唉也就八个呀,多少年过去的事了现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1 15:25:4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天津 来自 天津
家谱上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1 16: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福建 来自 福建南平
以前有八个就算不错了。以后不知什么时候会来一个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1 16: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福建 来自 福建福州
浦城当代有几个院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1 20:45: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福建 来自 福建
砍柴人 发表于 2014-4-21 15:017 S( ]0 R% E7 C# {) i& T" X) }
唉也就八个呀,多少年过去的事了现在,,,,,,,。。。。。。。
2 H7 u9 F: f3 E. V/ ^9 t) W1 E
浦城是小县城,人口少,历史上能出8个宰相,已经不容易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23 21:41:2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福建 来自 福建
谢谢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3 21:48:4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福建 来自 福建莆田
富岭有两个,还不错!{:soso_e179:}{:soso_e1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7 16:53:0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福建 来自 福建南平
{:soso_e1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7 23:44:3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福建 来自 福建南平
我的祖宗也有两个,自豪{:soso_e17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11 10:36:2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福建 来自 福建南平
谢谢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 16: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福建 来自 福建福州
[quote][/quote]只不过是相当于这个职位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免责声明|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599-2842928邮箱:675062596@qq.com|广告服务|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浦城论坛 ( 闽ICP备12022352号-7 闽网安备35072202010019 )

GMT+8, 2024-11-24 15:2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