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半山 于 2014-3-27 10:03 编辑
5 w# v, M+ @& a' I, H* `! d春雨秋风 发表于 2014-3-26 21:05% b) B5 [' \5 Z0 m- x8 v( H) {' M
五律 【游妙果寺】
" M8 h9 g. z6 z; M6 i- B
' `& V" N+ U. m' O3 G 妙果梵音远,蝶湖碧韵悠。
) V; i2 G! d8 i0 m* Z5 T) q3 B
3 H7 X; ?- `$ k9 \9 C刘老师的首句没有犯孤平。颈联欠工是对的。{:soso_e181:} , x* e& Y& s, i U. Q
7 c& a+ v# Q/ D4 {2 s$ E h
“孤平的定义是,律句中除韵之外只有一个平声字”。
c+ [# C' M- P( y 按你的这种说法,此诗首句用的仄脚的句子,也没有用韵,只有一个平声,所以谈不上犯孤平。 至于仄脚的律句中,单个平声是否犯孤平?今古人还未形成统一的共识。各自争鸣是好的,如有不同的看法,大家各自保留意见好不? ( o* C. }# G, b6 [8 L* l: H4 w
孤平 2 e' u; {" V, C0 C: M6 J
所谓孤平,指的是平脚的句子--五律“平平仄仄平”这个格式和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的句型中,除了韵脚的平声字之外,不能只有一个平声字。如果只有一个平声字,就是孤平。就是说,五言句的第一字、七言句的第三字必须用平声,而不能用仄声。孤平是律诗的大忌。在唐代的律诗中,几乎可以说绝对没有孤平。4 @/ X+ m. V% c0 O! A. A5 T
王力先生亲自组织学者在《全唐诗》里寻找犯孤平毛病的律句,结果只找到两个例子: # q- \/ d* `8 S! Y
“醉多适不愁。”(高适:淇上送韦司仓);
% i, ], V4 k8 W- }) b' E “百岁老翁不种田。”(李颀:野老曝背)。 “9 I9 |( S. b- z- z/ y) ^, f. R
0 G* Z$ g3 _0 m( @/ k
醉”字应平却仄了,“老”字也是应平而仄了。4 t ?, K8 ~: S0 P% f( j1 i4 X/ v
& ? h4 ` G8 u4 _4 ?
这两句犯了孤平的律句,也许是高适、李颀属一时疏忽所致,也许是故意用古诗所容许的平仄,因为高、李都是盛唐初期的人,当时诗律未细,可能也是一个原因。不管怎么说,在唐宋千万首诗中几乎找不到犯孤平毛病的句子,已经足以证明孤平是诗人极力避忌的一个毛病。科举时代,试帖诗不论作得多么好,如果犯了孤平,就算不及格。
8 N* h# y6 H- X; M7 {
. O3 ^; A% F; R/ y$ _' f; Y3 y: |5 J
" r; t9 j B& ?3 [0 Q: P% `& q
6 N8 V' k( Z$ u+ }% }1 [8 w: v; \! {! T
: i2 l O1 }) M, l, ^! _: ~1 x- q5 K: y- w% I t7 \1 D
. ~. q' w1 \" v2 G+ ^) I
4 P) N- @, [2 I9 @*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