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2-5 23: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来自 福建漳州
本帖最后由 niuniu1 于 2013-2-10 22:05 编辑
M+ k( @! @+ r! J" U, }* a7 R: p- N3 [4 [. Z6 A8 r2 O
八闽盛地羡焦桐,誉多方,声振苍穹。' W( o( S3 r& o, L& a7 i7 }+ D3 w
接纳广云游,昆兄仲弟亲躬,凭栏处、乐也从容。
3 Q) ^3 Z' x. v知音伴,愉悦曾留几许,日日相拥。6 n1 p3 n L0 F! [. {
愿怀思破晓,秒秒诉情衷。- h. A- @ f5 K+ ]
" R" a8 D& R: ?% \* U) a( d; E& g) c玲珑。飞檐拱高翘,墙粉黛,点缀花丛。: G" }) k9 A# n4 G4 h' y0 c
观树影横斜,抚一曲入晴空,沁心脾 、乍拂惊鸿。# c7 I2 h6 D2 {" Y% ]5 P! ?
问樵客,能否清晰可辨,再现繁荣。
9 v$ v$ Z; L6 ]4 I! a3 d恸今殇矣,泪沱下,雾蒙瞳。 . p# n; h& o6 w! i
k t7 l" |* e3 W+ d: q1 S9 u* I1 o" R. k
/ \% P! a$ r0 k# t注:1、昆兄仲弟" S6 I+ W) ~, n$ ^- C
指祝凤鸣与祝凤喈两兄弟。祝凤喈,字桐君,清代琴家。福建浦城城关人。19岁从其胞兄祝凤鸣学琴。以后致力于琴学30年,宦游江浙,以琴自随,所至名噪一时,是闽派古琴的代表,著有《与古斋琴谱》。
9 D, P# m3 c% M& K, y' Y
& L6 E: h% S" o* S6 H1 Y4 c 2、八闽盛地羡焦桐$ D H$ {4 m% X7 T
8 c5 f6 m+ c: l. d
祝桐君一生对古琴艺术所做的贡献,深受赞扬,成为一代名流琴家”、“浦城为‘闽派盛地’,名不虚传”、“闽派古琴源出浦城,至今能保存那么多的珍贵资料,这是浦城人民的荣誉,浦城人民的贡献”。
' P5 c" k0 W" ]+ U# A" C* `
) E/ e! y e- a$ d, _
6 S$ @9 V) c1 T; o8 r4 c( L, _; F 3、焦桐:
M2 @ W* ~' o s/ h 琴名。 东汉 蔡邕 曾用烧焦的桐木造琴,后因称琴为焦桐。 唐 张祜 《思归引》:“焦桐弹罢丝自絶,漠漠暗魂愁夜月。”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弹丝》:“音入 蓝桥 ,响振琼瑶,却是羡焦桐一曲巧,芳心顿消。” 龚尔位 《己酉九日麓山待钝庵》诗:“日夕而不至,焦桐起离情。”参见“ 焦尾琴 ”。 2 ]3 P2 f. e) E- E2 J2 o: Q% G
$ n0 G# V" y% L: }
: h6 C" L' ?0 h' {
9 X+ f5 M" Z; p9 q( o
- ]+ [% j5 e2 K9 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