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半山 于 2013-1-30 16:09 编辑
; f& ]' R; r# |: V$ Y2 Q春雨秋风 发表于 2013-1-30 13:58 0 b" h/ H1 f! C. ^' @( _' L4 m; d2 W
用词不当,解释过于牵强,用熊包去形容夕阳,大煞风景。( {' E3 n0 c, V P$ I' B
正当晚照夕阳松,岂不更好,即作名词,又作形容 ...
& B5 A! d4 ?+ U% u9 q. i) l! Z: F; T( `/ m+ C+ B
& x8 i1 |2 `; [/ i3 m3 i" r: [% Y, h, i5 U" l
1. 光焰旺盛貌。《山海经·西山经》:“南望 昆仑 ,其光熊熊,其气魂魂。” 郭璞 注:“皆光气炎盛相焜燿之貌。”《史记·天官书》:“﹝跰踵﹞熊熊赤色,有光。”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章:“于是她又恼火又慷慨地一下子把这小褂子填入了正在熊熊燃烧着的洋火炉里。” C, Z5 m0 h1 M& f/ k
2 h# I. [7 b! z0 e0 m* ?1 o
2. 气势壮盛貌。《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唐 司马贞 述赞:“清飇凛凛,壮气熊熊。” 唐 王光庭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虎貔纷儗儗, 河 洛 振熊熊。” $ f4 q7 Z" _( Y! M8 ^
1 R/ d3 H! }/ `( z
3 A: t/ a& s* n& V" L0 W
惭愧!不好意思,是我理解和解释有误。正当晚照夕阳熊,--熊字用得非常正确!
* |9 ~( X2 D1 {4 S, W& x$ O3 ?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了解的熊的用法,也不同角度再次证明了刘老师的功底确实比我深厚很多,我更要谦虚的向刘老师学习!!$ M) t9 Y5 u1 f7 l+ ^
) O+ J; l" K. C# j2 p
% v8 E: F% y; j
! ~9 @! K: p r& Y& `! e) O' E- Z6 \7 f! r' n
- q1 Y- P) ^+ c& c; N" B$ p! x+ ~
& u( g* G7 R# a: ?3 a( f3 l" G6 C3 V: [8 ]6 r
' p% m; Q3 \; N$ B9 ]; _9 p6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