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50|回复: 0

[原创] 散 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30 13: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来自 福建厦门
散  文
/ h* k- s( B% w" E: QA 投稿
: D1 p( ?- d: c& B6 M: y7 V9 _《浦城县后濠村的几棵银杏树》
& R. |7 q3 h7 b; H* A文/吴和声 9 Q' x, p  t) v/ e! g
        你可知道?有几棵银杏树以其独特金黄色的叶片,矗立于深秋的画卷里,宛如红尘归来的王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内涵,散发着无与伦比的魅力。是濠村乡仍至整个浦城县的骄傲与象征。
! x/ h# H# W. W1 r  p        在濠村乡后濠村这一片宁静祥和的土地上,没有城市的喧嚣与浮躁,只有乡村的质朴与宁静。每到深秋时节,这几棵银杏树便成为了村中最耀眼的风景。它们的树干粗壮挺拔,树皮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仿佛在诉说着它们经历过的沧桑与风雨。枝干向四周伸展,如同张开的双臂,拥抱着蓝天与白云,为村民提供了一片阴凉的休憩之地。
. R2 i8 X% `" g& r* A0 a. I4 Y        银杏树的叶片是最引人注目的。每到深秋,叶片便由绿转黄,金黄色的叶片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如同无数片金子镶嵌在枝头,美得令人惊叹。微风拂过,叶片随风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响声,宛如美妙的乐曲,回荡在村庄的上空。
4 ?! H* w) J2 B, z. V' C2 e       村民们常常在树下闲聊、嬉戏,享受着银杏树带来的美好时光。 银杏树那满枝的白果则是最为独特的景观。白果形似风铃,悬挂在枝头,随风轻轻摆动,仿佛在敲打着虚幻的钟声,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宁静与祥和。
) v# o9 P& ?1 ?+ ^# c4 R. g, r. M       白果不仅是银杏树的果实,更是它们与人类结缘的纽带。在古代,白果被载入《本草纲目》,成为一味珍贵的药材。村民们采摘白果,将其制成各种药剂,用于治疗疾病、强身健体。白果的药效,让村民们在劳作之余,也能感受到健康与幸福。
1 a# o- A- W- t/ `        这几棵银杏树的存在,不仅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们历经千年的风雨洗礼,依然屹立不倒,展现着顽强的生命力与坚韧不拔的品格。它们见证了后濠村的历史变迁,承载着村民们的希望与梦想,成为了村民们心中的一座丰碑。在银杏树的庇护下,村民们得以暂时忘却生活的烦恼与压力,寻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平和。0 _& `' L# ?" J3 r1 t+ a; D" ?. l
        如今,后濠村的银杏树已成为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游客们在银杏树下驻足,仰望着它们那高大的树冠,感受着它们散发出的古老气息与神秘魅力。有的游客在树下拍照留念,记录下这难忘的瞬间;有的则在树下静坐,闭目养神,聆听风声与鸟鸣,让心灵得到彻底的放松与净化。
" i9 H# o1 ^$ @' p       银杏树也成为了后濠村文化的一部分,与当地的民俗风情、传说故事紧密相连,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底蕴与历史厚重感。 浦城县后濠村的这几棵银杏树,以独特的姿态,矗立在深秋的乡村,成为红尘归来的王者。它们不仅是一棵树,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一段历史的见证,一种文化的传承。让我们走近它们,聆听它们的故事,感受它们的魅力,与它们一起,跨越时空的长河,探寻生命的真谛与意义。
3 `, K# a: N8 @  D! M        2020年11月我有幸到了濠村乡顶前自然村,目睹了这几棵银杏树,由然有感写下了诗、词:. L' s( U" K8 f4 s2 S% [- u/ y* r
                                                                      孰洒金辉满地黄,秋山旷野泛清香。4 m: v4 e+ A$ f4 x; \
                                                                      先人种植摇钱树,后辈传承著雅章。
, j  A  D& _* o2 [& o. Q. J                                                                      入夏公孙欣抱子,凌霜玉扇灿流光。
  [! }* X+ i/ m) e. ~0 d2 Z! Z% }                                                                      顶前还种千株杏,跨越兴濠引凤翔。! m* K3 K& K3 L8 U2 l2 M, R6 q
                                      又填成《西江月》:岁岁春光赋予,容颜冷露妆成。秋风染就自金英,装点濠村峻岭。
0 G5 F7 o; m( X5 C                                                                      孰舞风中玉扇,飘飞地面无声。倾情化土助濠名,岁岁秋添一景。5 V; {3 u0 Q/ \2 V$ ?2 N
  : \! S2 s5 K: c# ]
  原创首发   2025/01/13
$ M+ O1 Q! P8 D/ P. }
  s5 H7 `. M0 N! W5 b
6 S8 \- _; ~) N4 e$ S. V& jA 投稿
: {: ^+ G/ R, V《十里桂花街》) F) R* c0 L! ~$ w
文/吴和声
% p: g+ @  _7 G9 o# N6 s( {        福建浦城 你可知道?在福建省有一条十里桂花街。每逢秋天,朔风起,寒霜降临时节,桂花便绽放芬芳。街道两旁数百棵桂花一齐绽放!孰能不说是一道最迷人的风景线。! M! z1 G1 `3 ~
        每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街道上,那桂花树的枝叶便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过往的行人招手致意。桂花树那深绿色叶子,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油亮,而那星星点点的桂花则更像是点缀在绿叶上的小星星,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 N% |( i- j7 o! C; a       走在十里桂花街上,仿佛置身于一个香气四溢的世界。桂花的香气随着微风飘散,弥漫在空气中,让人忍不住深深地呼吸,仿佛要把这香气都吸入肺腑。那香气是甜的,带着一丝丝的清甜,仿佛是秋天的果实成熟的味道;那香气带着一丝丝的清新,仿佛是秋天的空气被净化过后的味道;那香气是温暖的,带着一丝丝的温暖,仿佛是秋天的阳光洒在身上的感觉。
& |) J8 }$ l1 C9 d: ]! Z        街道上,人们三三两两地走着,有的是来赏花的游客,有的是当地的居民。他们或驻足在桂花树下,仰望着那满树的桂花,欣赏着它们的美丽;或在树下拍照留念,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或在树下品茶聊天,享受着桂花的香气和秋天的宁静。有的则是乡村进城购物的农家妻儿,他们的议论、笑声和桂花的香气交织在一起,给这个秋天增添了几分生机和活力。4 ?1 o' I  b9 b
       十里桂花街不仅是一个赏花的好去处,更是一个品尝桂花美食的好地方。街道上,有几家卖桂花糕、桂花糖、桂花酒等桂花美食的小店。桂花糕是用新鲜的桂花和糯米粉制作而成的,口感软糯,甜而不腻,桂花的香气在口中久久不散;桂花糖则是用桂花和糖熬制而成的,甜中带着桂花的清香,让人回味无穷;桂花酒则是用桂花和米酒酿制而成的,酒香中带着桂花的香气,喝上一口,仿佛整个人都沉浸在了桂花的世界里。
; {3 o  l; B; h6 ]( \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洒在十里桂花街上,给街道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此时的桂花树在夕阳的映照下,仿佛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显得更加美丽动人。街道上的行人渐渐稀少,只剩下一些晚归的人们和那些不愿离去的游客。他们或漫步在街道上,或依倚在桂花树下,静静地欣赏着这美丽的景色,感受着秋天的气息。. ?, A( B2 h' s- e+ F' C
       夜幕降临,十里桂花街渐渐沉寂下来。桂花树在月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静谧和神秘。桂花的香气在夜空中弥漫,仿佛是夜的使者,悄悄地向人们传递着夜晚的宁静和美好。此时的十里桂花街,仿佛是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让人不禁想起那些关于桂花的诗句:“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f' I9 k* \3 R* _8 X: }% l
       浦城县的十里桂花街,是一片充满诗意和浪漫的地方。它用桂花的香气和美丽的景色,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和当地居民。在这里,人们可以欣赏到桂花的美丽,感受到秋天的气息,品尝到桂花的美食,体验到生活的美好。: f- w' i# J9 b! h5 L" p2 n- e  y' N
       十里桂花街,是浦城县的一张名片,也是秋天的一首诗,让人流连忘返,难以忘怀。为此,我不禁吟诗一首:
1 n' F4 Z2 i* k# c+ o- L  n& e                                                                         长街十里一横通,孰植千樨锦族丛。
- G  O" [0 B% x* n2 {. ^( W                                                                         最是寒霜玄月至,争相绽蕊慰农工。
/ \+ Q: h7 d- T* p  `# i* g: u        原创首发  2025/01/015
; _/ I3 _& }+ Z; Y9 o5 d+ l/ @2 k! J  ^4 h( o. j! b9 K+ W. {  Z

, y, u; Z$ O8 P3 q  e
3 a+ A3 Q2 z# g3 _! W/ bA  投稿
1 {( C5 V$ Z% e- D% z《我爱漫山的毛竹》
& f7 g6 `+ {  Q# x& Y* }7 U文/吴和声
/ Y' D* @, Q) V6 O  z       你的家乡有毛竹吗?毛竹,无疑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瑰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深爱着毛竹,更钟情于那片片竹海。毛竹的虚怀若谷、顶天立地、顽强刚毅、甘于奉献、勇于牺牲的精神,早已深深镌刻在我的心间。三十多年前,我曾写下《咏竹》一诗:( ?5 B3 }) ~+ y+ R
                                                                   任是山贫岭瘦寒,抽鞭志在百川妍。
6 B; \/ \. N0 B- N1 ?                                                                   冬霜龙骨穿金甲,夏暑焦心直昊天。8 f' M/ }# E  U$ }
                                                                   不向乡缠争利禄,穷将血肉付坤乾。                                                                                                                                                                 虚怀立地风云气,劲节长标耀宇环。
. }4 Y3 O' Y  Y+ m+ h: a' Z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轻轻抚摸着沉睡的大地,我独自漫步于那片漫山的毛竹之中。毛竹,以其挺拔的身姿,迎接着新一天的曙光。它们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低声细语,诉说着山林间的秘密。 毛竹,以其独特的生命力,扎根于贫瘠的山石之间。它们的茎干笔直而坚韧,宛如大自然的画笔,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卷。竹叶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点点金光,犹如繁星点缀在这片绿色的海洋之中。7 ]6 C# ^' I0 A; k
        每当我步入这片竹林,心中便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宁静与安详。儿时的我,常与伙伴们在这片竹海中嬉戏,捉迷藏、攀爬竹竿,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仿佛就在昨日。9 P+ a. j4 j, o+ S* i
        如今,再次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那些美好的回忆如潮水般涌来,令我倍感温暖。 毛竹不仅以其挺拔的身姿美化了山川,更以其坚韧不拔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在传统文化中,竹子常被赋予高洁、坚韧的象征,正如那些在逆境中依然挺立不屈的人们。它们在寒冷的冬日里依然青翠欲滴,仿佛在告诉世人,无论环境多么恶劣,生命总能绽放出希望的光芒。$ r* l3 u/ r1 {# C
         在这片土地上,毛竹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被用来搭建房屋、制作家具,甚至成为餐桌上的佳肴。每当我看到乡亲们用灵巧的双手编织出一件件精美的竹制品,心中便充满了敬佩。这些竹制品不仅承载着他们的智慧和汗水,更传递着一种质朴而坚韧的生活态度。 微风轻拂,竹林间传来沙沙的响声,仿佛是大自然的轻柔低语。阳光透过竹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如同一幅精致的画卷徐徐展开。我闭上双眼,深吸一口气,那清新的竹香沁人心脾,令我心旷神怡。! C+ w* N, k2 {" d' b" f
       每当我离开这片竹林,心中总是充满了依依不舍。那些挺拔的竹子,仿佛在向我挥手告别,期待着下一次的重逢。我爱这片漫山的毛竹,爱它们的坚韧,爱它们的高洁,更爱它们给予我的那份宁静与力量。在这片竹林中,我找到了心灵的归宿,找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真谛。 写到此,我不禁又想起了三十多年前写下的一首《咏竹》诗:
5 H& S& Q: U" t5 E( @, H# N) W& O2 x                                                                           生性由来好执强,穿岩破土斗寒霜。
0 G* _/ V. z' {* [2 q                                                                           雕弓箭发千钧力,作筏风杨万里江。
9 c4 D" I1 X; J: `3 @; j. \4 k% M, {. V                                                                           斧劈成絲存劲节,锯裁尽碎仍坚刚。- n1 s5 N9 |, ]& n8 C+ T
                                                                           盘根错节经风雨,敢效青杉为栋粱。
4 t) b7 n6 w1 z8 E: {! J    原创首发  2025/01/0172 ~4 b1 Z# w# v0 _( V0 p- r
# w0 @# E3 h. Q- T  |+ {

: c* f/ P. N" q$ F4 [$ _投稿   中国作家文学
5 W2 Z. h& f# Q/ ?. b$ R  B大岭银杏树3 V, f; Q1 q) e0 g' w; m  P
文/吴和声
% K! h" J# F! @  v) P

1 a& \( f* k. K      你知道那片美得令人惊叹的大岭银杏林吗?2016年,我有幸与几位诗友一同前往大岭,亲睹了那里的银杏树,其壮丽景象令我灵感迸发,遂赋成七律《大岭银杏古树》一首:
8 z4 n. \* _- Y合抱三围数百年,成双立地志参天。' l# l& p' |+ ]# I9 A
遮空荫社如凉伞,洒叶铺金似玉仙。9 q6 O% B! N: H  x) O9 V
夏令城乡骚客墨,秋聆日月伯牙弦。- h. P. |% o9 @! m% g% R
情深姊妹佳连理,雪雨同经傲大千。
0 t6 C# H: f/ ?* B
$ b" A1 z% r1 L# p( Y      大岭银杏树坐落于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铁山镇大岭村,被誉为南方最大最美的银杏群。每当秋冬之交,远远望去,大岭村仿佛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轻纱,令人心醉神迷。步入村中,一株株挺拔的银杏树映入眼帘,金黄的叶片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宛如片片黄金铺满了山岗、路边、屋顶、水面……整个村庄宛如金色的海洋,美不胜收。面对这漫山遍野的金黄,我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喜悦,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赞叹,更为大岭村拥有如此瑰宝而感到庆幸。+ [# i2 e8 Z# b$ J, q

* O, f$ L+ a6 R  m# g  D0 M      银杏群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至唐末,当地居民种植银杏的历史已逾千年。如今,大岭头、枫林坑、半岭、牛栏子、北山等9个自然村中,仍存有300多株参天古银杏。这些大树年复一年地为大岭人带来丰厚的收益,同时用它们的金黄装点着山村的美景。大岭村的银杏不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还蕴含着丰富的经济价值。银杏果在宋朝时期便是皇帝钟爱的贡品,大岭人种植银杏的兴盛也始于那个时期。如今,这些古银杏树依然为当地居民带来可观的收益,同时吸引了全国各地数万游客前来观赏。
* Y: Y' H/ W0 Y# b* F" ]. f1 Q6 e" V7 n2 Z0 i. k; m/ s  p
      每年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是大岭银杏的最佳观赏期。在此期间,大岭村会举办银杏文化旅游节,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与。游客们可以在银杏树下拍照留念,或带着孩子捡拾落下的银杏,受这美好的自然时光。正是这被称为植物“活化石”的百余株银杏树,大岭村被授予“福建天然银杏之乡”。大岭村不仅有美丽的银杏树,还有其他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罕见的天然景观——树抱竹,以及环型石碧垂直500米的百丈悬崖瀑布——茂铜岩,雨季时瀑布尤为壮观。
3 o2 l' {& N! H, ?3 Y/ z% G# ^0 ^. ^9 ~" i; L7 V  g$ F  m( U& `' H
      大岭村内平均海拔600米,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银杏树不仅是大岭村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更是历史和文化的见证。它们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见证着大岭村从古至今的变迁和发展。如今,大岭村已成为政和县的一张靓丽名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欣赏这金色的奇迹。银杏树不仅是大岭村历史和文化的见证,更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助力,也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纽带。银杏树,它们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宛如一座座天然的绿色银行,源源不断地为当地居民输出财富,也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发展。也必将承载着大岭村更加美好的未来。写到此,我不禁填成一阕词:《卜算子•政和银杏树》
6 k) s4 e' N, D' Q5 G! Y  u2 K, N  a且喜沐秋风,霜露尤娇俏。漫洒黄金不自夸,愿富千家早。
" _, h! w( z( d( X" C2025/01/19, l4 l( T5 D7 y* H- h" I

5 ]7 e, h0 n2 g, j) S3 g$ K% T6 U& @8 x1 l% n& W) N
A  投稿                                       
, K- c( g3 x/ N2 i( D: j( o《敬新春愉悦乙巳》                              
* w- _2 }( k% \& R5 u文/吴和声

$ U" X0 e( a9 Q! z* ^/ g        春节,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象征着团圆与新的开始。每当此时,家家户户都沉浸在欢乐与祥和的氛围中,共同迎接新春的到来。
8 L) `6 s5 p+ l  |& }" {) ?/ q8 l2 R8 X        春节,亦称农历新年,拥有数千年的历史。据传,春节起源于对一种名为“年”的怪兽的驱赶。人们通过燃放鞭炮、贴红联等方式来吓跑“年”,从而形成了春节的诸多习俗。这些传统不仅承载着人们对平安与幸福的祈愿,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自然与生命的敬畏。, O6 e1 g+ ^6 H; n1 d8 D6 _8 C
        春节期间,人们以各种方式庆祝。家家户户贴春联、挂灯笼,寓意着驱邪避凶、招财进宝。除夕之夜,全家人围坐一堂,共享丰盛的年夜饭,菜肴丰富多样,每一道菜都蕴含着美好的寓意。午夜时分,鞭炮声此起彼伏,烟花绽放夜空,象征着辞旧迎新,祈愿来年平安喜乐。
& P% F, {/ |1 A4 S. c, @        春节期间,舞龙舞狮是常见的庆祝活动,象征着驱邪迎祥、带来好运。人们身着色彩斑斓的龙狮服,随着锣鼓声起舞,场面热烈非凡。拜年则是春节期间的重要社交活动,亲朋好友互致问候,表达新年的祝福。孩子们则期待着长辈的红包,寓意着新的一年里财源滚滚、福气满满。. M  k9 Q3 p! u0 P. Z( I
        2025年是乙巳年,根据中国传统的干支纪年法,乙代表木,巳代表火。木生火,象征着生机勃勃、活力四射。乙巳年预示着温暖与光明,鼓励人们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迎接新的挑战。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时间记录方式,由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组成,形成一个六十年的循环。每个干支组合都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乙巳年作为其中之一,不仅标记着时间的流逝,也承载着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r7 X0 W9 V! U
        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全家人围坐一起,包饺子、看春晚,温馨而幸福。如今,我虽然年迈,但每当春节来临,那些温暖的回忆总是涌上心头,让我倍感亲切。在这个乙巳年,我决定去榕城——有福之州,和我女儿一家共度佳节,重温那些美好的时光。) X1 T8 i* S( X5 k3 C% P
        春节,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寄托。乙巳年的到来,让我们在欢庆之余,更加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时光,更加坚定对未来的信心。愿每一个人都能在新的一年里,实现自己的梦想,收获幸福与成功。让我们以满怀的敬意和喜悦,迎接这个充满希望的乙巳年。写到此,我不禁填成词一阕:' W6 S# \5 X0 Q9 ?
                                                                               《踏莎行•敬迎春节》

8 N+ i, H, z* r) n- A, I1 i  k                                                      鞭炮冲天,烟花万树。朔风阵阵除尘绪。雪飘欣抚俏寒梅,腾游乙巳由然舞。/ N5 H9 W- W; ^2 I
                                                      碧落虹光,长街锦姹。欢声笑却千般苦。斟杯叙旧话征程,筹谋共把新章著。
& B9 B1 T: }5 Q" M7 p- V 原创首发   2025/01/20- {- w: d; p: s  k" B  V- ?" a
. S7 T( ~% U: H
6 V. R: G! j. v1 P2 {- b7 Q. A
  w( H" s+ t: h' K+ J
A  投稿    : ~2 W7 _$ f3 f0 p* H

) ]( R/ x) h4 d- A8 h吴氏三贤故乡,更是宰相故里·秀里村6 v( R4 W9 B5 Q$ C4 n8 |/ D  H
文/吴和声
% D; R/ j5 M4 F/ w6 l
9 U' K8 K$ Z) ^- V. U' F2 j      在闽北的群山环抱之中,有一片被岁月精心雕琢的土地,这里山峦起伏,溪水潺潺,古木参天,这里不仅是吴氏三贤(吴待问、吴育、吴充)的故乡,更是历史上宰相(吴充、吴育)的摇篮。秀里,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名字,不仅承载着一段段历史,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一份文化的传承。在这以五兽为名的小山村里(解放前叫兽岭村)孕育出吴氏一门父子五进士,三贤两宰相的传奇:
- Z6 P- G# `- y( B' X+ Z8 d! N
- _- o- }4 D' Q4 G9 _. Z为此,我撰联赞曰:
, q- {5 \) I+ ]0 F0 J. @! U, f0 K兽岭钟灵,旺族吴门父子五人皆进士, 清流毓秀,名川福地弟只两相是忠臣。
3 U+ F6 C7 N; X/ ^9 A) U3 O, w  _$ Z( h
      吴育,北宋杰出政治家,曾任副宰相。他博学多才,致力于消除社会弊端,改善民生,是一位真正的改革者。3 N0 Z+ j9 B( i3 `
为此,我撰联颂扬吴育:
  C7 j7 u* A5 V      正午牡丹,奇思博学堪称应世文章手, 周全社稷,赤胆无私不愧宜民政事才。7 R1 Y' a9 b5 z: l3 V4 f+ o/ t

8 q3 c0 m6 U6 Q! ?      吴充,吴育之弟,北宋时期以正直和忠诚著称的宰相。他历经三次贬谪,依然坚持直言进谏,不畏权贵。他还撰写了《六箴》,为同僚们提供了警示和指导。我又撰有一联赞颂吴充:
8 Q* y3 K, d- f9 Y2 ~# \      勇担当,甘同贬,起落三番任西东, 谏言不讳称汉子, 除旧习,摒前嫌,撰写六箴传左右, 赤胆无私是忠臣。' i6 Z) Q) v4 d

! e2 C' w# H; O& i/ V/ R" W5 d( K       兽岭,这座自然造化的奇山,令世人惊叹不已。正如我在《天工》诗中所云:“天工异迹令寰惊,背绽青苍别有情。” 兽岭的山势凌云,仿佛能触及天边的云彩,神韵安详,与大地融为一体。每当晨光初照,山岭便被一抹奇丽的色彩所笼罩;细雨过后,更是显得格外秀丽明澈。日月的光辉在此汇聚,预示着吉祥与福气将永远滋养这片土地上的英才。) J! B$ ^; |' P  G1 J

1 d+ n) @$ @' i, E# a! [      在秀里村中,吴氏宗祠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吴氏家族精神的象征。始建于北宋神宗熙宁年间,并于2016年重建,它如同一只承载着历史与智慧的元龟,稳重而深邃。正如我在《元龟》诗中所描绘的那样:“亘古何人不慕名,天工异迹令寰惊。” 宗祠不仅承载着吴氏家族的荣耀,更是一个让后人景仰的圣地。这里的每一砖一瓦,都仿佛在诉说着吴氏三贤的故事,传递着家族的智慧与精神。
, B# x* y5 v% o8 @* ~7 L0 @/ x/ g& _4 c+ A2 Q* d0 V& h
       莫道这个小小的村落,却蕴含着巨大的能量。正如我在《啸狮》诗中所展现的那样:“群山谷壑涧流清,麓下村庄亘古名。” 村中的每一条溪流、每一座山峦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里的人民勇敢而坚韧,如同雄狮般守护着这片土地。每当夜幕降临,星辰闪烁,仿佛能听到金鹿的鸣叫,看到山莺、燕雀在空中翱翔。这种独特的风光,让人感受到秀里村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无穷的生命力。- M' C; H) _! F) h$ \
/ \( `) ]2 V' R3 m5 y/ F& X
       秀里村的宁静与和谐,仿佛一只优雅的舞象在山间轻盈起舞。正如我在《舞象》诗中所述:“傍涧晨昏每发声,阳开雨洗更鲜明。” 村中的生活节奏平和而有序,人们在自然的怀抱中享受着宁静与安详。这里的山水间充满了灵动与生机,仿佛每一块石头、每一棵树都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前人用智慧和汗水开垦了这片土地,为后人留下了无尽的财富,期如我诗中所愿: “慧眼长祈出俊英。”( y- A% m5 w% @0 X- R* B+ D: Y
  ^- w5 Q6 Z  F. @& K
       展望未来,秀里村如同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愿如我在《翥凤》所描绘的那样:“群峰耸翠碧空晴,百涧涓流似玉莹。” 村中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吸引着四方来客。这里的每一步发展,都承载着吴氏家族的期望与梦想。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秀里村定能如凤凰般腾飞,再创辉煌,祈如我诗中所愿: “展翼高翔心翥远,天工异迹令寰惊。”8 L: v% d8 i$ f& w2 Y: i
2025/01/22
. y# W7 o& c! L; L

8 E' ^0 R; |5 \* p* \  u! c/ O# L$ d' ^. C- }. X( J5 D7 @0 ]

. p" G$ u. Q$ C* a; S$ 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免责声明|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599-2842928邮箱:675062596@qq.com|广告服务|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浦城论坛 ( 闽ICP备12022352号-7 闽网安备35072202010019 )

GMT+8, 2025-7-16 15:2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