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153|回复: 2

[原创] 散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15 19:3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来自 北京
家乡古井
炉火青
在外生活久了,偶尔回家一趟,发现家乡有许多改变,唯独村口石桥畔的古井没有什么改变,它还是我记忆中的那样,依旧是井壁生着青苔,泉眼趵突,日夜不息地淌着汩汩清泉。
这是一口面积不足两个平米的方井,它象似一位穴居老人,倦卧在石桥畔,井的上方是奶娘殿,下方是临江溪,一边靠桥墩,另一边则是通往古井的路。这古井有多古无从考证,据我祖父的祖父传言,清咸丰年间就有了。咸丰八年,家乡大旱,整个临江溪几乎断流,田地因干旱起的裂缝足以陷下五十来斤的牲口。如此干旱程度,未给古井造成丝毫影响,它还是日夜清泉流淌,供给这里人们用水,也战胜了自然灾害。
这是全村唯一的一口井,也是全村人的生命井,三百多户家庭生活与之息息相关。它犹如一位伟大的母亲,用她甘甜的乳汁,默默抚育着这里的人们,凡是从这个村走出的人,无论到哪,体内都有它的水分子。随着岁月流失,时代变牵,这口古井渐渐地从人们的视线淡去,很少有人问津。而我对这古井是记忆犹新难以释怀,往事一幕幕再现。
在家的生活离不开古井,它冬暖夏凉,从未干涸,它夏季冒出清凉的水是最好的饮品。“双抢”总在最炎热的时候,挑上一担古井水放到田间地头,停止劳作时舀上一瓢喝下是透心凉,清爽不亚于当今的王老吉,健力宝,冰啤酒。砍柴回家时,一担沉重的柴卸肩后就直奔古井,闷着气“咕咚、咕咚”一喝就是一大碗。而到了冬季,它冒出温水,用它来洗衣、洗菜、淘米从未觉手冷。洗蕃薯粉时,就会有很多人选择到这里,因为这井水暖活润肤不裂手。到了年关洗尘时,男男女女把家里的东西全搬到这里洗,汲上几桶井水,被那热气一蒸腾,就不再寒颤了。老人们传说:用这里的井水煎药,病特别快好。近几年,村里装上了自来水,看似方便,但也存在问题,水源是水库水,一股漂白粉味总让人不适应。遇到下暴雨时,水质就会变浑浊,须澄清方可再用。若是碰到爆管时,就得停水抢修往往是好几天,而这时古井就成了备用水源。就是这么一口井,为这里的人们提供多少便利。
我见过很多井,也饮过很多水。城关的清水井,受污染已不能饮用只能做洗刷用水了;吴山脚下路边井,水质固然好,到了秋冬季缩泉了,满足不了整年用水;西阳岭的鸯浆井,因长年无人淘洗带有一股腥味,只有极渴的路人才勉强喝些。总之,这些井都无法与家乡古井相媲美。城里的送水工为揽生意推销水费尽口舌,什么古越王、匡泉、青草洋……说得是神乎其神,我若遇上就会与之辨个耳红腮赤,这也许是我爱家乡古井水爱得太深切的缘故吧!
人一旦上了年纪,激情少了,怀旧则多了,怀旧是一种深沉的爱。有人说我情感世界丰富,的确,我是性情中人,家乡一草一木,山山水水都值得我留恋。物尤如此,人何不是。养育我的父母,有恩与我的朋友以及后来文学路上帮助我的老师,这些人犹如古井甘泉时刻滋润着我的心扉。在物欲横流的纷争社会,也有人说我没本事,他指的没本事就是没有一官半职,没有房产,处于社会底层走不出家门的人。他们埋怨家乡贫穷向往城市繁华,忘记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是怎样长大的,他们喝着城市水,外洋水,早把村口那古井忘之九霄外,更不会去忆去提了。我不以为自己没本事而羞愧,我务本求实,不沾公共利益,不给国家社会添麻烦,人清如水,何尝不好。而那些穷不善其身,富不济天下,为官不清,为富不仁,为师不尊之人,我倒是嗤之以鼻。
世间沧桑,人事更迭,古井是最好的见证者。古井,我们心中难以割舍的情结,是唯一永远的。如今它还是那样安然、平和、宁静、厚重,又像似一位一言不发又若有所思的老者,让人心中敬仰牵挂。身处他乡,乡愁缕缕挥之不去,乡愁不与古井别,有乡愁就有家乡的古井。
发表于 2016-11-15 22:29:3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福建 来自 北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6 07:52:1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来自 广东中山
逝者如斯,物是人非。难免不让人怀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免责声明|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599-2842928邮箱:675062596@qq.com|广告服务|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浦城论坛 ( 闽ICP备12022352号-7 闽网安备35072202010019 )

GMT+8, 2024-5-8 02:1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