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932|回复: 1

[原创] 浦城学宫书院与科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22 16: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来自 福建南平
本帖最后由 芳源 于 2016-5-26 17:00 编辑 & }9 M9 c1 C* J8 E
. B' n! x, n( X$ t. a) \# I
                                       浦 城 学 宫 书 院 与 科 举
                                                        蒋  仁
       学宫与书院是科举时代的产物是根据科举要求而设置的废科举后也随之消失,其场所大多改为小学或中学。
浦城历史悠久,据考古发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素称文化名邦,文人荟萃,夫子过化之乡。科举制度诞生于隋开皇七年(587年),五代周显德二年(955年)杨徽之为浦城第一个进士;宋开宝三年(970年)章文谷为南唐进士第一。由此可见,五代及其以前,浦城的学校教育已比较发达,具有相当规模,惜缺文字记载。《浦城县志》有关教育部分,是宋庆历间开始,有县学、书院,塾、社学、义学的记载。
     县  学
     县学亦称学宫,宋庆历(1041—1048年)间,朝廷下诏,郡县立学。侯官人陈襄(1017—1080年)于庆历二年(1042年)举进士,调任浦城县主簿,权知县事,与邑人徐翘等在县城东隅里龙头山左侧创建学宫,招收当地子弟,亲自授课。学宫颇获盛名,吸引远方几百人来浦城求学。宋建炎二年(1128年)学宫毁于兵火,仅存文宣殿。宋绍兴三年(1133年)夏,动工重建,次年五月落成,杨时应其学生萧顗之请,作《重建文宣王殿记》。其后,或毁或革。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重建大成殿,邑人约请浙江余姚谢迁(状元),作《重建大成殿记》。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御史沈灼以县学规模太小,委知县将学宫迁至城区北隅皇华山麓(今浦城县第一中学原址),将原于宋开宝八年(975年)建的天心寺对调,改为学宫,内建奉孔子神龛并塑其像,增建戟门。其后,在此或修或建殿、庑、门、堂、宇、亭、池。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在皇华山麓建尊经阁,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尊经阁被雷击毁。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学宫又迁回龙头山侧原址与天心寺对调。后山水冲突,殿柱倾陷,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再次对调迁回皇华山麓原址,将殿、庑、门、堂大加修葺,并在皇华山再建尊经阁。清咸丰八年(1858年)战乱,城区庐舍毁坏甚多,而大成殿岿然独存,孔子塑像完好。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春,邑人集资万金,对县学重新整理,至清光绪二年(1876年)夏竣工。经此次修葺的县学,中为大成殿,东西为两庑,南为戟门,门右为土地祠,门左为斋宿所,门外为泮池,卷石桥于其上;又南为棂星门,门外左为金声坊,右为玉振坊;坊外各竖上下马台,殿后为崇圣祠;名宦祠在其左,乡贤祠在其右;以上建筑绕之以垣,称为文庙。垣外之东为明伦堂,中为堂,堂的左右翼为两廊,南为仪门,门外偏东为忠孝祠,堂内为教谕官署,垣外又东为训导官署。尊经阁在皇华山,阁外隙地为射圃,忠孝祠前为魁星楼。武庙在垣外之西,中为正殿,前为门,后为殿,皆绕以红墙,再绕以深沟。东西各辟一门,东门额题“德侔天地”,西门额题“道冠古今”,闲杂人不得擅入。根据叶遐龄《重修浦城县学记》“金碧辉煌,丹雘辉映,殿庭斋庑,气象一新,巍然焕然,呈革故而不啻鼎新也”。不幸的是1967年9月3日19时,雷雨大作,大成殿毁于火。
       县学,为科举人才深造之场所。据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续修浦城县志》载:“学额,岁试取文、武童生各15名,科试取文童生15名(拨入府学者无定额),廪膳生员20名,增广生员20名。清雍正元年(1723年)、乾隆元年(1736年)、嘉庆元年(1796年)及嘉庆三年至光绪三十年(1798——1904年)特恩加10次,每次增加文童生7名。学习内容主要是科举应试之文,至清代,先是“八股文”,后是“策论”。提学三年两考:一是岁考,以六等成绩定诸生,优者为廪生(由官府给以廪膳,补其生活),次者为增生;二是科考,在每届乡试之前,学政举行考试,录取一二等成绩为科举生员,参加乡试。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科举,县学停办。
据清光绪《续修浦城县志》载:宋庆历初,朝廷下诏县设文学,200人以上的可设教谕1人,但明建文(1399——1402年)前,浦城县学的教谕和训导缺乏记载。明永乐(1403——1424年)间开始至明末有教谕46人,训导71人;清代有教谕63人,训导67人。教谕官阶正八品(同今正科级),其职责是主持文庙祭祀、宣扬儒家经典、教诲及管束所属生员,训导官阶从八品(同今副科级),其职责协助教谕管好具体教学事宜。
     书  院
       据史书记载,浦城自宋至清末先后共创办过13所书院,依次是:
       叶安节书院 叶安节,字亨之,浦城人。宋治平四年(1067年)举进士后,初任乐平(今江西乐平)县尉,后累升宣德郎,知诸暨县,历任承议郎通判,王宫教授,太府寺丞,知吉、袁二州。晚年回浦城故里,在皇华山麓创办书院,故称“叶安节书院”,是本邑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个书院。其规模延续时间无考。
       西山精舍 宋嘉定十三年(1220年),真德秀知隆兴(今江西南昌)安抚江西任上,因母丧回家守制,于次年在其故里仙阳,创办西山精舍,授徒讲学。历经修葺,至清咸丰八年(1858年)毁于火。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在原址重建,其宅坐北朝南,中轴依次为花墙、天井、前厅、天井、正厅,厢房前两侧有东西门出入,东门额“鱼跃”,西门额“鸢飞”。围墙基为片石,中部泥墙上部空斗砖砌,屋檐周遭刷白粉,封闭式的高墙。两厅均硬山顶,穿斗式结构,正厅面阔3间。前厅悬清代吕佩芬书“西山真先生旧宅”匾额,宅周皆河石古街路。房前曾立有跨街“宏博坊”,邑人为纪念真德秀于宋开禧元年(1205年)中博学宏词科而立(已拆除)。
西山精舍占地面积935平方米,废科举后为小学校址。1982年仙阳中心小学迁入新址,精舍加以修葺,为镇办文化中心站,至今保存完好,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山书院 宋宝庆元年(1225年)真德秀因正直敢言得罪权臣,落职赋闲在家。于宝庆三年(1227年)在县城东隅龙头山下建居舍,亦称“西山精舍”又名“学易斋”、“共极堂”。元延祐(1314——1320年)初,德秀裔孙真渊,将精舍改为书院,时江浙中书省呈报朝廷,于元延祐四年(1317年)四月,朝廷题名“西山书院”。后为民居,部分建筑至今尚存。
     紫阳书院 明天顺二年(1458年),在仙楼山左,建朱文公(朱熹)祠,后改为书院。明弘治五年(1492年)改名为“紫阳书院”。清雍正七年(1729年)废。清嘉庆(1796——1820年)间重建,后废。
     正音书院  清雍正六年(1728年),朝廷命闽、广正乡音,各县设书院教习。次年知县张秉纶将西隅里登瀛坊天主教堂改为正音书院,把紫阳书院的田产拨入正音书院。正音书院不久亦停办。
     南浦书院 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知县吴镛将设在越王山麓的越山道院划出一半创办南浦书院。初建时,中为文昌楼,楼下正中为堂,供奉武帝。左右两厢为斋舍,下为回厅,厅外偏右为读书长廊,前后分列书舍18间,为童生肄业之所;又其外为仪门、大门。楼后转南为炼丹井,循石级北上有浣花塘,中有小石桥,通月华亭;渡小石桥以上为讲堂,内奉宋理学十三子神位。堂右称时术斋,为院长起居处。斋右有唤鹤亭,堂后墙外即铁笛岩。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署县事王调元重修。清嘉庆八年(1803年)署县事黄恬增修,时任书院主讲梁章钜(福建长乐人,后为两江总督,著名文学家),在《城西祝翁捐充书院经费碑记》称:“尝综吾闽数十州邑,书院之盛者,必以南浦,次鳌峰”,当时其规模为全省之冠。清咸丰八年(1858年),因战乱损失严重,拆毁过半,旋尽倾圮,仅存头门。清同治六年(1867年),曾事小修,至清光绪十年(1884年)署县事何澂倡捐在文昌楼故址建讲堂,堂左右斋舍4间,堂前为回廊,南北各辟大门,堂后为厅,厅前隔以疏棂,左右各辟一门,左为前廊,右边门外耳舍3间为厨房、浴室。讲堂之左建理学十三子祠,达天楼之右建书舍3楹。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知县熊汝梅捐廉在接天楼之左址建书舍,于达天楼之上下增建两栋,上栋中为堂,左右斋舍各4间,下栋中亦为堂,左右斋舍各两间,再右为厨房、浴室,两栋共18间。又在越王山正中建大门,上嵌“南浦书院”石额,门内建亭,左右筑短垣,墙内有芙蓉池,池中建桥亭,左右池植荷花、养鱼。
南浦书院景色幽美,荷池花红,锦鳞游泳,沼旁乔木森森,石洞幽窈,近峰拥抱,远岫回环。
书院经费,由富绅捐赠,计有田租额1479石46斗,房屋32座,年收房租553两70千文银。藏书130余部1500多本,每年购书费为制钱40千文。清光绪间知县吕渭英等捐款购书,并带头捐赠武英殿聚珍版《钦定二十四史》《十三经注疏》《福建通志》《佩文韵府》等共85种。废科举后,南浦书院改为全县第一所城东两等小学堂。民国期间,因战争频繁,其学堂常被军队占用。20世纪40年代,改为县参议会办公驻地和开办简易师范学校。解放后至今为县教师进修学校。
     富沙书院 在泰宁里富岭街。乾隆(1736——1795年)间,高泉巡检司巡检江大复拨充田租60余石,建置义塾,延师授课。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毁于火,后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乡绅徐兆鉁、梅渊等倡捐鼎建,有讲堂、斋舍。经费有田租469石,先后是署县程廷耀、潘文凤、范孟兰及县丞刘华荣、涂宗大、季国瑞等拨给。
     正学书院 在清湖里临江。清同治七年(1868年)乡绅章阶、尹芳椿、刘邦勋、张映北等倡捐苗租300余石,郡守李吉言取名“正学书院”。后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邑侯何澂以翠岩寺基改建书院,继任梁亨吉偕绅士汤伊相、刘邦勋、尹赞商、章奎聚等集捐鼎建,前为大砖门,再进中为二门,东西各建小门,循石路直入,中为讲堂,左右为斋舍,堂后为后厅。厅正中有圆梯螺旋而上,上有楼房,厅前覆以长亭,左右各建厢房1间,后为墙垣,墙外余地一片,灶房在其右。讲堂之左有屋3楹,为宋理学十三子祠。前方池一口,有横门通书院二门内。有田租373石。
     青藜书院 设在仁和里(今石陂街大路边)。清同治四年(1865年),绅董缪树珊、蔡锡勋、叶舒樟、叶舒榬等倡捐鼎建,共捐光洋千余元,田租530余石。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叶焕阶等捐20余石,共有田租557石。书院由礼门路横门入,中有登瀛桥,桥上有亭,桥下有池,历阶而升,为入德之门,再升为书院大门,门左右各有大房两间,中为通道,两旁翼以木栏,左右分列书舍共18间。通道尽处正中有亭,称巍然亭,后有二门,入门中为讲堂,堂左右为斋舍,前后各两间,左斋之左为东花厅,右斋之右为西花厅,厅后均各有房,讲堂后为后厅,厅面山。循厅檐右折拾级而上,为文昌阁,阁上为文昌楼。两庑各建3楹,左为四子祠、崇德祠,右为土神祠、报功祠。西厅墙外厨房3间,厨房前墙外耳舍6间,舍前为蔬圃,四周皆缭以垣墙。文昌阁外山场一片,经文邑侯示禁。
     西山书院  在新兴里西乡街。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乡绅孟殿荣、叶秉枢、王泽焘、吴邦泰、孟巽荣、缪映奎等倡捐鼎建。栋宇宏峻,左为文昌宫,右为奎星楼,前为大门、仪门,中为讲堂,堂左祀先儒真夫子(真德秀),堂右为客厅,堂前为回廊,堂后为厅,左右为厢房。房后栋正中为堂,左右为斋舍,为院长住宿及诸生肄业之所。墙外左为灶房,后为仓房。灶房外有田数亩,宽旷方平,种稻植蔬,足供眺览。书院先后获捐集田租共810余石。废科举后,西山书院改为两等小学堂。后因修建学舍,部分已改建,但大门和书院前部分尚保存。至20世纪80年代,全部改建,其址今为永兴中心小学校舍。
此外,清代私人创办的书院,还有忠信徐渊书院、南溪书院、官路图南书院,这些书院创办于何年、延续时间、规模等均待考。
书院的人员配备除讲席外,公举董事若干人,设山长(院长)、司账和院胥各1人。书院的招生是在每年农历二月向童生、生员招考1次,三月开课,十一月停课。每月讲课两次,教学内容根据科举要求,主要有“四书”、“五经”之类。生员、童生课期必须交诗文,并参加测验。书院借以遴选人才。
     附《南浦学院经费章程》(清光绪二十四年即1898年浦城县知县翁天祜更定)
     一、书院肄业生童,每年二月由县官示期甄别,先十日出示晓谕,由生童自备试卷投考,考毕录榜送院。凡甄别不给膏火,其取列前茅者由官捐廉奖赏。或当时未预甄别,准予官课之期投考录取,本课不列等第。其肄业生童,两课不到即行除名,后以原名应课,亦照投考章另行录取。
     二、每年三月初旬开课,十一月停课。每月官、师各1课,计8个月共16课。每课取生卷:超等20名,特等20名;童卷:上取20名,中取20名,分别给予膏火。生卷超等一名番银1.8元,二三名每名1.4元,四五名各1.2元,六至十名每名1元,十一名至二十名每名0.8元;特等20名,每名0.4元。童卷:上取一名1.6元,二三名每名1.2元,四五名每名1元,六至十名每名0.8元,十一至二十名每名0.6元;中取20名,每名0.3元。其生卷一等、童卷次等录取,均无膏火。
     三、书院之设,原为造就人才。方今风气日开,讲学必期致用。凡遇课期,交一文一诗外,或经解、史论、算学、时务、策论,另出一题以观诸生之器识才艺,且以备輶轩使者之选拔。其有抄袭旧文者阅出除名。
     四、各乡分设7处,即富岭、临江、西乡、石陂、仙阳、忠信、盘亭。甄别日期除县发贴告示外,应由院胥于十日前专信通知。其领题送卷,由乡自行雇人。课卷应由各乡自备(其格式均照城卷卷面载明某乡)。甄别录取有名者,嗣后,各乡各课于卷面自盖戳记,并行填写名单,以杜冒混,投考仍照城卷章程。
     五、城卷限次日交,富岭、仙阳、临江限第三日交,西乡、忠信限第四日交,石陂、盘亭限第五日交。院胥随到随送,不得延阁,逾限者不送阅。
     六、每遇乡试、恩科年份,即将本年七八九十月八课膏火颁给宾兴。其岁科试,或先期一月三课,或试别补课,必须考满16课,不得借口考试希冀了事。
     七、山长金聘番银4元,束金每年番银300元(来往川资在内),端午、中秋每节礼仪番银4元,膳金每月番银10元,按月致送。每逢乡试,六月课毕即送束金。如系本籍及不即回籍者,膳金不再送。
     八、书院公举董事,每年薪资番银80元;总司账1人,每年薪资番银20元;各庄收租薪资另给。
     九、书院设院胥1名,专管办卷、唱名、写榜及抄文、发贴等事,岁给薪资番银30元。
     十、南浦书院、鳌峰余款、宏文经费三项,每岁出产以之支用,大约有盈无绌,除每年核算发贴清单外,向后遇乡试及恩科年份,定于七月初一日,邀众总算,除七八九十月八课膏火颁给宾兴(资助参加科举费用)外,如有盈余,尽数归宾兴项下,均给乡试士子。倘有徇私,凭众另举董事接理。
     蒙馆与经馆
     教育,即教诲与培育,自人类起源以来,就有教育。教育方式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构成完整体系。家庭教育以德育为主,长辈的言行对后辈的影响起楷模作用,或在生产劳动中传播技术,特殊家庭可培育出某种专业人才,家庭教育是培育人才的基楚;学校教育以文化知识为主,教师是博古通今的引路人,也包含德育、智育、体育等诸多方面;社会教育即要营造成“万般皆下品唯有读高”,“家无读书子官从何处来”的社会氛围。规定地方官员要把教育作为首要职责,地方官要为教育提供条件,尊重教师,鼓励学生勤学,使教师和读书人有社会荣誉感。随着社会向前发展,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方式方法以及教育内容都会随着变化而变化。
学校设置与教学内容是根据科举要求而设置的。基楚教育6年,分蒙馆3年,经馆3年,书院4年共10年,称为10年寒窗。读满10年,读熟应考的内容,就可参加科举考试,即所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但读了十年书不一定能考中,还要继续再读再深造。参加科举考试学子要背诵《论语》11785字,《孟子》34685字,《书经》25700字,《诗经》39234字,《礼记》99010字,《左传》190845字,合计401259字,这40多万字全部都要精读背熟。此外还要看相当于原文几倍数量的注释,还有其他非读不可的经典、史书、文学书籍等。考试内容也称为科目,有书、诗、论、赋共四科,即试帖诗、经论、律赋皆要写八股文。这种文体,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速股八部分组成,故称八股文。八股文的题目,主要摘自“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试帖诗是诗的一种,考试时以古人某一诗句和成语为题,并限定某一韵脚,以歌颂朝政为内容作诗。所以学校教学内容与方法要循序渐进,因人施教。在蒙馆与经馆阶段的6年中,由家庭或村邻或宗族创办私塾学堂,办学形式多样,有教馆:即老师自办馆,招学生授课;家塾:聘老师到家任教;村塾推荐学东(董)出面聘老师,由几户有子弟入学的户主联办等三种。校址大多设在祠堂、庙宇,或大宅厅堂、书房。塾师一年一聘,受欢迎的老师也有续聘,束金面议,老师生活由学生家中轮流供餐。端午、中秋给老师送节,以示尊师,端午节老师也回赠学生每人1把纸扇(折叠扇)。私塾的蒙馆和经馆要求是:蒙馆,即启蒙教育,大多是初入学童生,以识字为主,内容有《三字经》《百家姓》《增广贤文》《千字文》《四言杂字》《五言杂字》《尺牍》等,一般3年学期。经馆,是经过蒙馆3年学习以后,学生文化程度较高,对老师的知识水平要求也高,教学的内容有“四书”“五经”《幼学琼林》《古文观止》,老师以讲解为主,启发式教育;学生作业要写诗文,即格律诗和“八股文”。塾师一人一馆,学生人数不等,一般10人—20人,最多30人。入学年龄与肄业期不限。每年学习时间为正月入学,腊月放学。没有星期与假日,农忙与农闲、节日、寒暑,由老师灵活安排,每年教足200学日。教学方法是因人施教,单独讲授,分别辅导。蒙馆经馆各3年没有分班分校,没有考试制度和毕业文凭。只是各个学生课本内容不同,老师因人施教。因当时经济条件差,大多读二三年,有的读完蒙馆课本,有的还未读完就休学。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学生有升学要求,升读经馆课文,再进书院、县学、府学深造。明初,对贫困家庭子弟读书有困难的,朝廷规定每50户设社学1所,农闲时读书,农忙时务农,每年农历十月开学,腊月停课。内容有《孝经》《小学》(即儿童教育课本,是宋朱熹和刘澄编的共6卷)《大学》《论语》《孟子》御制《大诰》及本朝《律令》。浦城最早的社学,创办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在县东西隅里各设2所常年社学。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朝廷诏令府、州、县皆要建立社学,招收15岁以下儿童学习冠、婚、丧、祭等礼节,成绩优秀的可以补儒学生员。明嘉靖七年(1528年),在县治大市(棋盘街)设常年社学1所,后废。清初,朝廷令各省的府、州、县每乡设社学1所。清顺治八年(1651年)除恢复城区5所社学外,还先后在富岭、石陂、西乡街、忠信各设1所。后因推行不力,不久即废。还有一种称义学。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县东隅里直街文昌宫右边按察分司旧址建讲堂3间,前后左右建书房各3间,创办义学(今县实验小学原址)。有捐奉学田54亩,供贫家子弟免费入学。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学田拨归南浦书院,义学停办。清同治二年(1863年),县绅在棋盘街创办同善局,并开设义学,贫家子弟学费由同善局负担,学习地点在本局或在祠堂不定,不久亦废。清代,富岭街也办过义学,年代不详。
        科  举
       中国的科举,始创于汉代。就是国家设立许多科目,定期举行统一考试,以这种方式选拔官吏,叫做“开科取士”。汉代已有开科取士之法,系临时措施,并没有形成制度。隋文帝废除世族垄断的九品中正制,于开皇七年(587年)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隋炀帝时,开始设立进士科。唐代又添设不少科目,如秀才、明经、明法等科。但进士科仍是最有代表性的科目,其他科目多仅存空名,无足轻重,所以习惯上把科举说成是考“进士”。武则天亲政,增设武举考试。
明清两代科举考试的程序更加严密和完备。考试主要有三级:最低一级是“院试”,第二级是“乡试”,最高一级是“会试”和“殿试”。院试之前,还要经过由知县主持的“县试”或知府主持的“府试”。经过县试再府试录取的士子,再参加由各省学政主持的“院试”,及格者即取得入省(州)学读书的资格。凡是经过院试的学子通称“生员”,即习惯所称的“秀才”。“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一般在子、卯、午、酉之年在各省(包括京都地区)举行,由皇帝任命大臣为主考官主持,考期在秋天,故叫“秋闱”,考取者叫“举人”。前五名叫“五魁”,第一名叫“解元”。“会试”每三年一次,一般在丑、辰、未、戌之年在首都举行,由礼部主持,又称“礼闱”或礼部试,考期在“乡试”后的次年三月,故称“春闱”。各省举人都可参加,考中的称“贡士”,第一名叫“会元”。考中贡士就有一张进入殿试准考证书,这张证书称为“状”,殿试第一名故称为状元,“贡生”:是生员(秀才)考选入京师国子监读书的学生称(即所谓贡献给皇帝的意思)。明清两代贡生有不同名目。明代有“岁贡”、“选贡”、“恩贡”、“纳贡”;清代有“恩贡”、“拔贡”、“副贡”、“优贡”、“例贡”,统称五贡。若朝廷是年有大典(即大庆之事)所增加的名额,故称恩科、恩贡。“殿试”是由皇帝在保和殿对会试合格的贡士进行考试,也叫“廷试”。分三等录取,即一二三甲,一甲取三名,赐“进士及第”;二甲取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取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统称进士。一甲取三名,第一名称“状元”,也称“殿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殿试揭晓时,在太和殿唱名,同时在京都大街上张挂榜文三天。一甲三名在殿试后,立即授官,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官阶从六品),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其他进士均不是官,需再经过一次朝考,才能由吏部授官。朝考最优者授翰林院庶吉士,其他分别授予京官或州、县等地方官,有的作教官即是教书。自隋大业二年(606年)开始,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科举结束,历1298年,全国共举行670次进士考试。中国科举史上第一个状元是唐武德五年(622年)孙伏伽,最后一个状元是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刘春霖。古代科举制度为历代封建王朝选拔10多万名进士。共有多少状元多种版本各说不一,有914人,886人,599人,532人,统计标准不同。有的按考试次数每次一个状元推理,其实不然,唐朝有12次科考没有钦点一个状元,又有一次科考点2名状元。有的以正统朝代计算,有的包含褐后状元。据1994年7月30日《文汇读书报》载,有名有姓可查的状元共599人,其中唐代141人、五代十国16人、宋代118人、辽代54人、金代31人、元代32人、明代89人、清代114人、张献忠大西国1人、太平天国3人。科举没有女性参加,只有太平天国破例有女性参加,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是太平天国三年(1853年)的傅善祥。
连中三元,即解元、会元、状元,历史上连中三元的只有13人,平均百年才有1人。防止作弊,考场采取封闭式,一排排把考生隔开。试卷要糊住姓名,这叫“弥封”。如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中国最后一次殿试,农历五月二十一日(即公历7月4日),在保和殿举行。殿试完毕,次日,由8名阅卷大臣(俗称读卷官)开始评卷。评卷这天,监试大臣和阅卷官齐集文华殿。阅卷官座位前面是一条长案,收管官把卷箱取来开封。一卷一卷送到阅卷官面前,直到分完。每位阅卷官收到试卷后,即开始阅卷。每看完一份,便在试卷上写下自己的姓(不写名字),同时对这份卷评价写上优劣符号,在自己分别应阅的试卷阅毕,再阅他人看过的试卷。这样轮流传阅,每位阅卷官都能看到所有考生的试卷。阅卷官均写上自己的优劣评价符号,这种阅卷方法称为“转桌”。
评定试卷的优劣,不用文字表述,而用符号标示。标示符号分为五等,即圈(O),尖(△),点(、),直(‖),叉(×),每位阅卷官在先后评阅同一试卷时,可有不同的评价,但差别不能太大,如果发现一份试卷评价悬殊大,就得另派大臣查阅试卷,作弊者要受到处分。8位阅卷官“转桌”毕,最后是总核,由首席阅卷官专司其事,其他阅卷官可参加发表意见。前三名(一甲)的试卷必须是8个“O”,稍逊者为二甲。如果试卷中“O”“△”间杂为三甲,有“‖”便排在三甲之后。阅卷必须在两天内完成,待评定、检查、核定毕,将前10名晋呈皇帝钦定名次。前三名为一甲,即状元、榜眼、探花。皇帝评定后,再把其余的试卷依照名次列出,交付填榜官正式写榜。榜,由黄纸裱上里、面两层,为“金榜”,又分为“大金榜”和“小金榜”两种,各有4人填写。“小金榜”由奏事处呈进宫中保存,“大金榜”由内阁大学士捧到乾清宫加盖“皇帝之宝”,待宣读典礼时公布,其后,用红线张挂于太和门,悬挂3日,交内阁收藏。浦城真德秀任过宋端平间最高层次主考官,称“知贡举”,祖之望清嘉庆四年(1799年)任进士阅卷官(即8位最高层次评委之一)。
阅卷评定后前10名呈给皇帝钦点,阅卷官认为首位优秀的状元非他莫属,但皇帝另有看法,有的因名字不好或家庭地址的原因而失去状元称号。如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阅卷官呈报成绩最好是孙日恭,永乐帝一看就火,“日恭”合起是“暴”字,本来就有人说他是暴君,便点10名内的另一位名字是邢宽,邢宽是“仁政”便点他为状元。再如清光绪三十年是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本来是朱汝珍。慈禧不同意,认为“朱”是明朝代号,“珍”是珍妃魂在,朱汝珍是广东人,反清的孙中山也是广东人,这个状元绝不能点给广东人,便点给排在第五位的河北人刘春霖。慈禧这年70大寿,又遇干旱,春霖这名字好,春风化雨,普降甘霖。科考作弊处理也十分严厉,其惩罚措施主要有4种:一是枷号示众,对作弊者一经查出,立即提调带上枷锁在考试场外示众,再有犯者延长枷号时间。二是斥革,考生违犯考场纪律,已考的所有称号立即撤销,未考的取消考试资格。三是发配充军。四是动用刑罚,杖刑、刺字,严重的处斩。处理制度虽严,但封建社会舞弊丑闻时有发生。浦城科举概况,五代以前缺载。五代周显德二年(955年)开始,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科举止,文进士167人,武进士有5人,共172人。分朝代是:北宋105人,南宋26人,元4人,明20人,清17人(其中武进士5人)。科举中有状元4人,即章文谷宋开宝三年(970年)南唐进士第一、章衡宋嘉祐二年(1057年)殿试第一、周固宋崇宁四年(1105年)上舍释褐第一、祖秀实宋宣和二年(1120年)上舍释褐第一;探花3人,即陈师锡宋熙宁九年(1076年)进士第三,潘中宋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第三,杨邦弼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进士第三;会元2人,吴育、章楶部试第一;解元3人,章授、叶焕、张翘乡试第一。
在科举年代中,浦城进士最多一次同榜8人,是宋熙宁六年(1073年);同榜五进士有3个年份,即宋天圣五年(1027年),元祐三年(1088年),绍圣四年(1097年);同榜四进士有3个年份,即宋景德二年(1005年),元丰八年(1085年),政和五年(1115年);同榜三进士有8个年份,宋宝元元年(1038年),嘉祐二年(1057年),元丰二年(1079年),元丰五年(1082年),崇宁二年(1103年),崇宁五年(1106年),重和元年(1118年),隆兴元年(1163年)。兄弟同榜的有5个年份,即宋天圣五年(1027年)吴待问子吴育、吴方、吴京3兄弟同榜,宋绍圣四年(1097年)章惇子章授、章持兄弟同榜,宋嘉定七年(1214年)徐应龙子徐荣叟、徐清叟兄弟同榜,宋嘉熙二年(1238年)徐凤子徐华老、徐梦发兄弟同榜。叔侄同榜有宋熙宁六年(1073年)黄孝先与侄子黄寔同榜。祖孙三代皆进士有两户,一户是黄孝先,长子黄好谦、次子黄好信、孙黄寔,另一户是黄辙、子黄辅国、孙黄嗣。父子皆进士的有8个,吴待问父子五进士,章惇父子四进士,章楶父子四进士,徐应龙父子三进士,章文谷、杨训、刘毅、李充父子两进士。
再登博学宏词科4人,即章得象、章杰、徐凤、真德秀。
         明清乡试中有举人191人(文举148人,武举43人),其中明代71人,清代120人。科举时代有贡生528人
教育出人才,家无读书子官从何处来,这是历代相传的信念,历史也证明这一事实。浦城自宋至清末,有8个宰相、20个尚书、21个侍郞、93个知府、127县令,文官还有总督、巡抚、布政使、转运使,武官有总兵、提督、副将、都司等等,其他七品或相当七品以上官员太多,资料不全无法统计。

6 P; P. A2 ?2 `, ?+ L! C9 V, p
& @! P) B0 J$ v" w$ F5 e- p+ \3 f
发表于 2016-4-22 17:33:2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福建 来自 福建南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免责声明|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599-2842928邮箱:675062596@qq.com|广告服务|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浦城论坛 ( 闽ICP备12022352号-7 闽网安备35072202010019 )

GMT+8, 2024-4-28 11:3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