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3-23 13: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来自 福建
不知何时,“精致“和”仪式感”成了一些人的生活标准。
越来越多的女孩,都在期待成为别人口中“精致”的人。
“能买吸尘器就不用扫帚;吃完牛油果又要吃藜麦;100块钱一张的面膜用起来也不心疼;口红两三只不够,要集齐全套;租房得独立厨卫,还要带落地窗。”
追求美好的生活本没有错,但所谓的“美好”,却可能只是表象。
“伪精致”背后
是消费主义陷阱
以物质为衡量标准的“伪精致”大行其道,背后不止是人们对于“物”的追求。
在《消费社会》一书中,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指出,人们购买物品不止是“当作工具来使用”,同时也是“当作舒适和优越等要素来耍弄”。
在朋友圈晒出刚买的大牌口红,想传达的不是“我买了一个商品”,而是“我有消费名牌口红的经济实力”。
即使买这支口红攒了很久的钱,抑或分期购入,都不重要。
据某消费贷款产品发布的《2017年轻人消费生活报告》显示,中国每4个90后中,就有1个正在使用网贷产品。
如果说通过物质得到满足感,是“伪精致”盛行的内在原因。
那商家、媒体传达的“物质至上”概念,就是那个推波助澜的“帮凶”。
文化学研究者弗雷德里克·詹姆逊(Fredric Jameson)认为,大众传媒和消费主义文化,正在当下相互利用。
电视上铺天盖地的广告、影视剧,都在告诉大众,“女人就该对自己好一点”,“做男人要舍得花钱”。
一个精致的女人,该用什么护肤品,背什么包,佩戴什么首饰……早就被广告做成了模板。
奢侈品因此不断被吹捧和追逐,且逐渐低龄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