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是谣言
福建人骑电动车要考驾照啦?收费335元?
近日网上传出一则“重磅消息”:4月15日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实施后,电动自行车车主必须去驾校考驾照!这是真的吗?
福建省交警总队回应了:不实
近日,关于“电动车将要考驾照,并公布驾考费用”的消息在网络上疯传,引起了不少市民的关注和讨论。
记者向福建省交警总队核实,该消息为谣言,是对即将在2019年4月15日起正式实施的电动车新国标有关规定的误传。
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对“非机动车”有明确定义
也就是说,符合规定的电动自行车车属于非机动车,而在现行的法律条文中,对于非机动车的通行方式、载人、载物、驾驶人年龄等方面有明确规定,但是没有持证的要求。
福建快递今天停运?国家邮政局:假的!
临近春节一份“全国物流停运时间表”在网上流传
图片源自网络
如上表所示福建于1月15日也就是今天就没有快递配送了……
对此国家邮政局紧急辟谣:别信!都是假的!
截图源自国家邮政局官网
春节期间这些快递不会停运!
目前,邮政、顺丰、“三通一达”、百世等主要寄递企业尚未公布春节期间具体服务安排,但均表示不会停运。
已发布春节期间服务公告的德邦表示,春节期间会根据全网各地业务量预测情况,合理安排员工轮岗值班,确保春节期间快递服务安全、畅通。
资料图:快递员分拣快递。 郁婕 摄
国家邮政局:“不休网、不拒收、不积压”
针对春节期间快递服务,国家邮政局在2018年12月28日就发布了关于做好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区、市)邮政管理局统筹做好节日期间工作,确保节日期间各项工作正常运转,行业安全平稳运行。
截图源自国家邮政局微信公众号
通知还强调,各省(区、市)局要加强行业服务监管,做好节日期间服务保障。
要及时掌握两节期间企业运行动态,协调处理各种应急突发事件,坚持做好对辖区内企业服务监管,维护好消费者合法权益。
要督促企业合理安排营业时间,全力保证春节期间“不休网、不拒收、不积压”。
要加大网络调度和运行监控力度,确保节日期间邮路安全稳定。
通知提醒企业及时公告节日期间服务安排,发布消费提示,妥善处理邮件快件延误、丢失损毁等问题。
冬天骨头会变脆?天一冷这些谣言又出来骗人啦
这些谣言别信
一到冬天,骨折尤其是中老年骨折患者就会增加。所谓“天冷,骨头脆,容易骨折”,人的骨骼真的这么脆弱吗?每个季节都还有不同的“老梗”,来看看这个冬天的“老梗”哪些又出来骗人了。
冬天骨头会变脆?
这些年,各地医院门诊显示,一到冬天,骨折尤其是中老年骨折患者就会增加。因此网络上流传起这样的谣言:人的骨骼矿物质密度在冬季呈减低的季节性变化,部分骨头会变得极其脆弱,也就是常说的“一到冬天骨头就变脆”。
对此,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樊新荣认为,天冷时出门少加上运动少,受太阳光照射时间短,这确实会影响钙、磷的正常吸收和骨化作用,导致体内钙质流失较大,但不一定会导致人体的骨骼在冬天变脆。
骨头变脆是一个长时间渐变的过程。冬天骨折多可能与冬季地面变得坚硬,且与人们衣服穿得比较厚、行动笨拙,在冰雪天容易滑倒有关,中老年人尤其如此。
喝碳酸饮料对骨骼有影响?
骨骼作为人体的最基本构成,它的健康尤为重要。那要是骨骼出了问题,该怪罪于谁呢?
现如今,一些朋友会将罪过全都归咎于青少年最爱的碳酸饮料身上。那么究竟喝碳酸饮料对骨骼有哪些影响?会影响骨骼的发育吗?
对于“喝碳酸饮料对骨骼有哪些影响”这个问题,人们的主要观点是认为碳酸饮料中的磷酸影响了骨骼的健康,而事实上碳酸饮料是将二氧化碳压缩于净水中并加上调味料而成,就算其中含有磷酸也是极微量的一小部分,而通过饮用的途径大量摄入的磷酸只能直接作用于胃肠道,而肠道是不吸收磷酸的,不可能通过肠道转到血液中。除非磷酸直接作用于骨骼,否则应该不会对骨骼产生任何影响。
此外,对“喝碳酸饮料对骨骼有哪些影响”的讨论中还有观点认为碳酸饮料——尤其是可乐型汽水中的磷会影响钙的吸收,但事实上对健康的成年人而言,适量喝碳酸饮料不会直接阻碍人体对钙的吸收。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提供的数据,
成年人每天的磷元素摄入量是700毫克,相当于约合12罐330毫升可乐型汽水中的磷含量总量。
而健康的成年人每天摄入磷元素的耐受量则是3500毫克,约合62罐330毫升可乐型汽水。
所以对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而言,在钙质摄入充分的前提下,适量喝点汽水不会直接导致骨质疏松。
房间放洋葱防流感?
谣言:冬季是感冒的高发季,有网上传言说,洋葱是“细菌磁铁,房间内放入洋葱,靠其气味可杀灭病菌、预防流感”。
真相:专家表示,没有食物会主动吸附病菌,在办公室或家里放一颗洋葱可以吸附病菌、预防流感的说法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虽然洋葱鳞茎和叶子里含有一种硫化丙烯的油脂性挥发物,这种物质能抗寒,有较强的杀菌作用,能杀灭包括呼吸道和肠道里的细菌。但通常是要每天口服一定的量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只把洋葱摆在那里是完全没有用的。此外,生物学家指出,病毒需要寄主才可以增殖,它们在寄主体外根本不可能移动、穿过房间。所以无论是把切开的、剥皮的,还是完整的洋葱放在房间中,都不能起到预防流感的作用。最靠谱的预防方法,还是勤洗手并远离流感患者。
喝酒能驱寒?
谣言:喝酒驱寒这种说法从古流传至今。我们经常听到“当你感觉冷的时候,喝一杯烈酒可以快速取暖”的说法。
真相: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药师刘皈阳表示,酒后身体发热只是假象。人在喝酒后确实会有全身发热的感觉,因为喝酒后,酒精刺激身体表面的毛细血管,使血管扩张变粗,血液循环加快,血液集中在皮肤的毛细血管里,使人感觉皮肤很温暖,甚至会脸发烫,造成了喝酒可以抵御寒冷的假象。但感到温暖的只是皮肤表皮,这种喝酒暖身的现象只是暂时性的。本质上,喝酒后人体热量的消耗也会相应增加,热量通过皮肤散发,其实是消耗了体内更多的热量。因散热速度加快而消耗的热量,比酒精供给的热量还要多。当热量产生的速度跟不上散失的速度时,体温便会下降,人就会感觉冷。所以喝酒不仅不能暖身,起不到御寒的作用,还容易使人感冒。
穿秋裤会丧失抗寒基因?
谣言:随着天气日渐寒冷,很多不抗冻的人把秋裤穿了起来。但网上也有流言说,穿秋裤可以令人丧失抗寒基因,造成腿部肌肉和运动神经退化。
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樊新荣表示,从基因的角度讲,虽说环境可以影响基因,但由外在环境条件导致的生物性状改变是很难遗传的。因此不穿秋裤只是个体抗寒能力的训练,从整体来说,不会导致基因的改变和遗传。
湖北省中医院老年病科学科主任医师谭子虎说,不同地域的人耐寒能力本就不同。而且,耐寒能力可以通过锻炼提高,如游冬泳等。每个人的皮肤对冷热的敏感程度不同,皮肤对冷不敏感的人抗寒能力也相对较强。
因此,为了保住所谓的抗寒基因,冷也不穿秋裤的行为是不明智的。樊新荣指出,尤其是人过中年,产热能力降低,若不及时穿上秋裤,经年累月就会造成腰腿痛、坐骨神经痛、膝关节痛等。
电热毯有辐射会致癌?
天气越来越冷了,出门在外靠秋裤,晚上睡觉就只能靠电热毯了。但是,关于电热毯“有辐射会致癌”的说法,却在朋友圈里广泛流传。
“现在的科学实验还没有证据证明电热毯辐射与癌症具有相关性。”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樊新荣说,生活中,任何电器只要插上电就有电磁辐射,大到空调、电视,小到吹风机、手机,但普通家用电器的电磁辐射都在300赫兹以下,属于极低频的非电离辐射,并不会损伤DNA和细胞,更不要说致癌。尽管如此,樊新荣建议,电热毯辐射虽不至致癌,但孕妇、老人、婴幼儿等群体要慎用。另外过敏性体质人群使用电热毯可能会引发皮炎、呼吸道疾病,所以也要谨慎使用。
寒冬保暖越热越好?
严寒季节,人们已习惯通过暖气、热饮、厚衣物等方式取暖御寒,然而冬季注重保暖的同时,还应注意避开以下这几大误区:
饮品过烫
面对严寒,一杯热巧克力总是能让人感到满足,但需注意,热饮会使身体在很短的时间内感受到温暖,但却不会持续太久。相比之下,一些草药茶之类的温热饮品更适合暖和身体,或是晚餐前喝一碗温汤。
洗澡水过热
结束一天的工作之后,谁又不希望躺在热气腾腾的浴缸里,舒舒服服地泡一个小时的澡呢?但过热的洗澡水并非有效的取暖措施。与热饮同理,泡澡时身体会感到温暖,但出浴时会伴随寒冷,冷热交替容易引发感冒。
饮食超脂
人们通常认为高卡路里的食物在冬日可以提供更多热量,其实没有必要这样做。相比之下,通过食用姜、蒜等改善血液循环才是更高效的取暖方法,这样可以将热量延伸到四肢。
只穿一件厚衣服
相较于只穿一件棉衣或羽绒服,叠穿面料更细致的衣服更有利于保暖。专家建议至少穿三件衣服,通过多件衣服的叠加,形成气流空间,从而保护身体免受冷空气侵袭。至于材质,与合成材料不同,棉料透气而吸汗,是皮肤最好的朋友。此外,羊毛、天鹅绒或羊绒也是保暖的绝佳衣料。
来源:东南网、新华网、福州日报、国家邮政局微信、福建新闻网微信、消费日报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