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fjpclxw 于 2016-4-7 10:23 编辑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发展支撑能力 加快交通、能源、农业、水利、信息、防灾减灾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统筹高效的基础设施体系,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能力。 第一节 完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 构建完善功能配套、高效便捷的现代立体化交通网络,促进跨区域交通一体化,进一步打造“南联北接”、“东出西进”的大通道,形成以武夷新区为核心的域内一小时经济圈。 一、构建覆盖全域的铁路网络。建成南三龙、衢宁铁路,争取开工建设浦建龙梅(吉武温)铁路南平段、宁德至南平铁路,开展鹰厦北段、峰福铁路扩能提速改造及邵武经武夷新区至三都澳铁路通道规划机会研究工作,争取列入国家铁路网规划。加强铁路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转换和衔接,提高铁路沿途站与市域路网的快速联通能力。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完成武夷新区旅游观光轨道交通武夷山东站至武夷山景区Ⅰ号线工程,力争开工武夷山东站至建阳西区生态城Ⅱ号线和武夷山景区至武夷山北站Ⅲ号线,统筹推进沿途站台等配套工程建设。到2020年,全市新增铁路营运里程115公里,累计建成里程突破800公里;轻轨交通运营和规划建设里程达到70公里左右,基本实现县县通铁路。 二、进一步优化完善高速公路网。进一步完善“四纵三横二联”高速公路主骨架,建成南平联络线、顺邵、武夷新区绕城等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延尤高速、武沙高速、福银高速塔前互通、宁上高速武夷山北互通等项目。到2020年,全市高速公路累计里程突破1100公里,实现“乡镇半小时”上下高速公路。 三、推进普通公路提级改造。实施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改建升级工程,建成一级公路100公里,新改建二级公路336公里,实现国省道域内一级公路零的突破。有效强化干线公路对重要城镇、重大产业基地、主要旅游景区的连接和覆盖。强化农村公路建设,着力打通断头路、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快推进农村公路通乡镇、通建制村公路改造提升和县乡公路网连通完善,提升路网的整体通达能力,改善城乡客运和农村物流条件。到2020年,农村公路计划改造提升1800公里,实现所有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超2000人的建制村80%以上通双车道公路。 四、完善航空机场建设。开工建设武夷山新机场,合理布局航线网络,积极开辟国内外航线航班,争取设立台湾直航线路,努力把武夷山机场建设成为闽北对外开放的重要口岸,到2020年,新增国内航线10条,客运吞吐量达到125万人次。积极推进邵武友谊正阳通用航空综合体服务基地、政和直升机机场等项目前期工作,构建通用航空服务体系,积极发展抗洪抢险、应急救援、医疗救助、旅游观光、公务飞行等航空服务。 五、内河航运实现突破。实施内河航道整治工程,以闽江干流为重点,推进闽江干流Ⅳ级航道和闽江沙溪口电站坝下至延福门Ⅴ级航道的整治,推动建设崇阳溪生态旅游航道,实现闽江航道(南平段)全面通航,形成通江达海的内河通道。建成延平新城港区,打造闽江流域货运集疏运中心和南平水上客运旅游示范区,提升重要港口、码头的综合服务能力。 六、加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以“无缝衔接”和“零距离换乘”为交通运输换乘体系发展目标,大力推进集多种运输方式和城市交通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客货运站场建设。客运站场方面,完成邵武、建瓯、政和、浦城、松溪、建阳、武夷山、光泽等汽车站建设;货运枢纽方面,完成南平荣华山现代物流园区、顺昌公路港物流园区、武夷新区公路货运枢纽、延平新城物流园区等货运枢纽建设。 专栏3:交通基础设施重大项目 | 1、铁路:建成南三龙、衢宁铁路,争取开工建设浦建龙梅(吉武温)铁路南平段、宁德至南平铁路,开展鹰厦北段、峰福铁路扩能提速改造及邵武经武夷新区至三都澳铁路通道规划机会研究工作;完成武夷新区旅游观光轨道交通武夷山东站至武夷山景区Ⅰ号线工程,力争开工武夷山东站至建阳西区生态城Ⅱ号线和武夷山景区至武夷山北站Ⅲ号线,统筹沿途站台等配套工程建设;实施一系列铁路连接线工程等。 2、高速公路:建成南平联络线、顺邵、武夷新区绕城等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延尤高速、武沙高速、福银高速塔前互通、宁上高速武夷山北互通等项目。 3、普通公路:建成省道303线(新规划的国道237线)建阳洪尾至武夷山公馆大桥段、国道316南平炉下至东坑段、国道205线浦城县仙阳至余乐段等一级公路;新改建国道316线邵武市同青桥至王亭段、光泽县十里铺至高田段、国道353政和县林屯至官湖等二级公路。 4、内河航运:推进闽江干流Ⅳ级航道和闽江沙溪口电站坝下至延福门Ⅴ级航道的整治,推动建设崇阳溪生态旅游航道;建成延平港区等。 5、航空:推进武夷山机场迁建工程,邵武友谊正阳通用航空综合体服务基地,政和县直升机机场、建瓯水上机场等项目建设。 6、综合交通枢纽:续建邵武新客运站、建瓯汽车东站,新建政和、浦城、松溪、建阳、武夷山、光泽汽车站等;续建南平荣华山现代物流园区,新建顺昌公路港物流园区、武夷新区公路货运枢纽、延平新城物流园区等。 |
第二节 提升能源开发利用水平 调整优化能源结构,统筹火电、水电、天然气、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优化电网布局,构筑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安全保障体系。 一、加强多元化电源建设。稳步推进火电发展,加快邵武火电厂三期扩建、邵武金塘工业园热电联产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进燃气发电,科学有序开发水电,加快实施91个农村水电增效扩容工程,完善不规范小水电站退出机制。 二、提高天然气供给能力。加快建设中海油海西天然气管网二期工程南平段,积极推进中海油海西天然气管网三期工程南平至武夷山段、中石油西气东输三线龙岩至南平支线、中石化新疆煤制天然气外输管道赣闽浙支线南平段前期工作,并力争早日动工。“十三五”期间,确保管道天然气进入闽北,力争实现天然气“县县通”。 三、加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探索光伏、光热、生物质、垃圾发电、沼气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加快光伏电站、光伏农业及一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开工建设和并网发电,支持圣农生物质能发电(二期)、浦城垃圾焚烧发电等项目建设。深化建瓯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 四、构建坚强供电网。加快电网配套设施建设,优化各级网架结构、提高智能化水平,加快建设“一轴两翼”主干电网网架,形成供电灵活、故障支援能力强的坚强电网体系,到2020年,各县(市、区)实现220千伏变电站全覆盖。 专栏4:能源基础设施重大项目 | 1、电源建设:重点实施福建华电邵武火电厂三期扩建、邵武金塘工业园热电联产等项目建设。 2、电网建设:新增500千伏变电容量100万千伏安;新(扩)建220千伏变电站6座、新增220千伏变电容量108万千伏安、线路431公里;新(扩)建110千伏变电站27座、新增110千伏变电容量116.5万千伏安、线路366公里。各县(市)均实现220千伏变电站全覆盖。 3、天然气:建设中海油海西天然气管网二期工程南平段,稳步推进中海油海西天然气管网三期工程南平至武夷山段、中石油西气东输三线龙岩至南平支线、中石化新疆煤制天然气外输管道赣闽浙支线南平段前期工作;实施武夷新区、建瓯、松溪等地管道天然气项目。 4、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重点实施南平光伏电站、浦城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松溪30MWP太阳能地面电站以及各县市农业大棚光伏发电、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
第三节 统筹农业水利设施建设 统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现代安全生态水利体系,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一、着力提升耕地质量。以加强地力建设为核心,重点实施耕地质量提升工程。突出土壤、肥料、水资源的优化配置,鼓励农民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统筹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农业综合开发、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抛荒山垅田复耕等项目资金,集中力量开展土地整理、高标准农田建设、竹山优化改造、烟基工程、土壤改良、机耕道路建设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二、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力推动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环节机械化,推动种子处理、灌溉、施肥、植保、烘干、贮藏、加工、运输等各个生产环节的机械化,全面提高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等各个领域机械化水平。重点抓好粮食生产机械化,集中力量主攻薄弱环节,加强不同地块、不同类型的水稻栽插机械化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积极发展旱地粮油作物和经济作物全程机械化。进一步提高畜牧业、渔业、林果业、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机械化水平,推进农机化发展进程。支持农机大户和农业生产经营者创办农机合作社、农机作业公司、农机协会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提高农机服务专业化、组织化、产业化程度。创新农机服务形式,积极开展农机跨区作业、承包经营、全程托管等服务,提高农机使用效率。 三、强化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大中型灌溉区配套和节水改造,建设一批具备防洪、供水、灌溉等综合性功能的中型水库、引调水等重大水利工程,提高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保障能力。重点建设建瓯炮台峡等15座中型水库,加快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建设,建立完善小型水利工程管护机制。 四、加快安全生态水系建设。全力推进南平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完善生态水利体系,加强中小流域综合整治,修复河流生态环境。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努力解决季节性和灾害性缺水问题,推进跨区域供水和城乡供水一体化,全面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保证。推进水利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程水利向生态水利转变,达到“河畅、水清、安全、生态”的目标。 专栏5:农业和水利基础设施重大项目 | 1、耕地质量提升工程:围绕降低化肥施用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组织实施耕地质量提升工程,每年种植绿肥10万亩、秸秆还田200万亩、推广应用有机肥100万亩、组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400万亩(次)。 2、农业机械化提升工程:加快推广山地小型机械和果茶等产业特色机械,推进农机农艺结合,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6%以上,其中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2%以上。 3、农田水利工程:浦城王家洲、政和昌岐洋、松溪虎洋、建瓯炮台峡、光泽枧坑、顺昌张源、光泽长源等中型水库建设工程,南浦灌区等重点灌区节水改造工程,一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等。 4、水资源配置工程:闽北地区原中央苏区县水资源配置工程(含武夷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瓯、顺昌、松溪、政和、武夷山等县(市、区)城区第二水源(应急备用水源)建设工程,城镇供水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等。 5、中小流域综合整治工程:武夷新区崇阳溪流域生态防洪综合整治,安全生态水系建设,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防治、水土流失治理等。 |
第四节 构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以“数字南平”建设为抓手,深入实施宽带南平战略,推进下一代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建设,积极推进三网融合,构建城乡一体的宽带网络。到2020年,城市光纤到户覆盖率达到95%,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77%,城市和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分别达到100M和20M,4G网络人口覆盖率达到100%,构建起分层次、广覆盖、多热点的无线宽带网络。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实施“万村千乡上网工程”和“金农工程”,构建三农信息服务体系,农村信息化服务实现“五个100%”;有线电视双向数字网络基本建成,带宽速率达30M,并逐步过渡到电视、宽带双信号光纤入户,带宽速率达50M以上。持续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提高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积极开展智慧城市试点。到2020年,基本建成高速便捷、智能融合、安全可靠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和各类公共信息基础平台。 第五节 提升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进一步完善市、县、乡、村综合防灾减灾工作机制,全面构建全市防灾减灾新格局,到2020年基本建成满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构完善、功能先进、高效有力的防灾减灾体系,提高防灾减灾综合保障能力。 一、提高防灾减灾综合保障能力。提高防洪排涝能力,完善建溪、富屯溪流域的防洪设施和重点堤防工程,继续实施城乡防洪排涝提升工程,开工建设城市防洪堤145公里,实现县(市、区)城区、重点乡镇堤防工程系统闭合完善;提高防范地质灾害能力,到2020年,力争20个以上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实现专项工程治理或简易降险处理,1000户以上地质灾害隐患点受威胁村(居)民实现搬迁重建。提高防火减灾能力,强化城市消防安全,加强森林火灾预警监测体系建设。提高防疫减灾能力,加强森林病虫、动物疫病、畜禽和水产疫病等综合防治力度。提高防震减灾能力,增强震灾防范抗御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紧急救援能力。提高防范气象灾害能力,提高冰冻、台风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应对能力。 二、强化防灾减灾预警应急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防汛水利信息一体化平台,加快气象、水文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和服务体系建设以及县级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建设。建立覆盖市、县(市、区)、乡(镇)、村的四级灾情收集网络,完善自然灾害的监测及预警预报信息网络,高水平建设防灾减灾信息共享平台。强化地方及部门灾情快速评估、上报、发布制度,做到预警到乡、预案到村、责任到人。支持救灾物资储备库、应急避灾场所、消防安全等设施建设,加强应急通讯装备、救灾专用车辆、医疗救治装备等救灾技术装备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