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7|回复: 0

[原创] 管九村的历史与未来 散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11 07: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来自 福建厦门
A3 n5 N8 F4 {; J; G
: q& r" k: R- w- M
投稿宇1738期 已播      25/02/15         
7 y7 H" Z9 W# D0 N% j  u1 x2 a& e: r
管九村的历史与未来   散文1 }* p: r$ N! Q' W
文/吴和声
9 w7 V' g' L( C/ V9 t& }9 z" G& i7 K, q/ F. {! C
      你知道管九村吗?何谓管九村?管九村,位于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仙阳镇,是一个拥有深厚历史底蕴和独特自然风光的古老村落。管九村是由管后自然村、九里自然村,取这两个自然村的第一个字:管、九,合成管九村。管九村辖12个自然村。分别座落在苍敖山、百向山的褶皱里、柘溪两岸的山坳间,宛如一颗颗静谧的明珠,镶嵌于岁月的长河中,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也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
* N" B- ~% K# T3 K) X7 G/ X/ q
9 N) K& W2 @$ b0 M. K9 y1 c      管九村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背倚苍熬山、百向山。北邻忠信镇上同村,南近仙阳镇大湾洲村、仙南村,西近练村村、小密村,东近(有一条石阶,上一公里下一公里非常陡峭的古道,通往西春村、高路村)管厝乡的西春村、高路村。这里山清水秀,自然风光优美,柘溪穿村而过,两岸山峦起伏,景色宜人。走进管九村宛如步入一幅绝美的山水画中。 管九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当时祖先们拖家带口,跋山涉水来到这片荒芜之地,用简陋的工具开垦出一片片梯田,种下希望的种子。这里曾有“九里花园十里街”的美誉,一条北上的古道从仙阳乌风洋畈蜿蜒而至,穿过管九村的后山村、萧家畈、管后村,过小浮桥,穿过九里村街,上渡船头,唤渡过河至忠信镇上同村,北上直通浙江龙泉等地。
% ]5 z# @& }' \- `+ F5 [
8 F/ x7 m# D1 R4 b( w" L      2005年,考古学家在管九村后山村的王塝山发现了大量的土墩墓群,出土了200多件陶器、原始青瓷器、青铜器、玉器等文物。这些发现证明了福建在夏商、西周至春秋阶段曾有过繁盛的青铜文明,将福建文明史向前推了1000多年。这些出土的文物不仅展示了当时高超的工艺水平,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阶级分化和文化特征。 管九村后山自然村曾是红巾军起义驻扎地,考古人员在此发现了多处烽火台遗址。这些遗址见证了管九村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也为管九村增添了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 坐落于九里村头的吴氏宗祠是管九村的重要文化遗产。宗祠旁的大廊亭是古道上的必经之处,宾来客往在此歇脚休息,相互致意问候,叙述闲聊,结识新友。 九里村有上东街、下东街,曾有保留了许多古老的建筑,青恢色的砖墙高围、吱呀作响的厚木板大门,以及长长的青石板路。管后自然村的范氏家族也兴旺,其宅屋建筑同样也很恢宏、气派,溪东自然村的熊氏家族,吴氏家族,也很兴旺,溪东自然村(我从吴氏宗谱查证:原名是锦溪,邻近曾有十锦寺)曾有吴氏宗祠。溪东自然村坐落柘溪畔(锦溪)水秀山清,自然风光旖旎,还有一条陡峭的石阶古道,连接着管厝乡的西春村和高路村,为村落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古朴。
+ U) J1 Q; O/ T$ @     管九村辖内下坑自然村坐落于柘溪畔,北倚九龙山。九龙山岗上曾是黄巢起义军扎营之地,至今存留有旗杆石,石寨门二处。九涧清流长年不断。还有形似飞凤,形似溪虾之山,形似长蛇之山冈, 形似二虎之岩。相传远古时蛇涧溪流原绕山麓流向北之村尾樟树下,后改在村南直流汇至柘溪。改蛇涧溪时挖出二条红头蛇即风水被破。
# K* ]$ m$ P6 i  z3 u这些古建筑、古道、奇山异石,见证了管九村的历史变迁,承载着村民的记忆与情感。 村中有多棵古樟、古松树、古井成为村民心中的信仰。" f9 j/ {6 _% ]
. g/ j& F5 l6 R" r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管九村焕发出新的生机。古老的青石板路和鹅卵石古道被宽敞平坦的水泥路面取代,太阳能路灯照亮了夜晚的乡村。新建的文化广场上,村民们载歌载舞,欢声笑语回荡在山谷间。 村里的年轻人更多选择留在家乡发展,传承传统文化。他们用现代的思维,为古老的村庄注入新的活力。未来的管九村,定会更加美丽富饶。古朴的村落将与现代化的设施完美融合,成为人们向往的世外桃源。孩子们将在古樟、古松树下嬉戏,倾听老人们讲述古老的故事。 管九村将继续加强生态保护,推进绿美乡村建设。通过智能化管理、环境整治、公共设施建设等措施,村庄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将得到显著提升。这些变化不仅让村民享受到了现代化带来的便利。
9 C: f9 L$ T/ n      管九村的美不仅在于其自然风光和历史底蕴,还在于它在诗词中的意境与情感。我是管九村人,面对村上的每座山、每条沟壑、名人典故都比较了解。我爱家乡,更愿挥毫赞美我家乡的锦壑涓流名人圣水,周边自然景观。我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管九村的新旧风貌和魅力: 往昔悬崖伴碧流,而今铁笔写春秋。 堑泓众力金桥跨,古垒残垣大道修。 更有农家楼矗地,何悲血刃骨遗丘。 再栽九里桃园郁,敢叫花香百里悠。 这首诗描绘了管九村从古至今的变化,从往昔的悬崖碧流到如今的铁桥大道,从古老的农舍到现代化的楼房,展现了管九村在时代变迁中的发展与进步。
* {0 |) a. p, ~6 f/ L. T  ]      “大壑清幽好养真,听风伴月远烟尘。 一箫笑傲云山处,梦访相思放鹳人。” 九龙山的清幽与宁静,让诗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在这里,可以远离尘世的喧嚣,享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 t3 h7 p2 c/ V# z4 L4 G0 H; K
      “万涧成溪过水东,千山绿树拂清风。 晨观紫蝶揺天翅,晚看烟云拽彩虹。 自古仙禅幽静处,而今道观噪然中。 游吟野逸清名客,乐雅缘居晤放翁。” 九龙山的自然美景与人文气息交织,诗人描绘了清晨的紫蝶、傍晚的烟云,以及古往今来的仙禅文化,展现了九龙山的独特魅力。 6 C# v" K8 l& |( o! u8 ^
0 O5 v0 \# ]4 V
      鹧鸪天·九龙山的记忆:一揽龙山翘指夸,鹅峰麓下是吾家。 曾经稼事除虫草,最是黄昏赶雀鸦。 吹柳笛,捕鱼虾,晨迎旭日晚送霞。 如今一甲天真乐,仄仄平平字与茶。 这首词通过回忆童年时在九龙山的生活,展现了管九村的自然风光和乡村生活的美好。从稼事除虫草到吹柳笛、捕鱼虾,再到如今的诗意生活,展现了管九村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 % a, n& l3 g8 L; h+ {

4 N' e5 L- f; n2 x' F      鹧鸪天·我爱我家乡:平生最爱是家乡,寨口前临柘水长。 九涧清流心向海,四围苍树志朝阳。 龙赐福,凤呈祥。二虎耽耽竟跃冈。 轶事虾坑传亘古,更留诗赋万年扬。 这首词以管九村的自然景观和人文传说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九涧清流、形似飞凤的山峦、形似二虎的岩石,都为管九村增添了一份神秘与美丽。
0 {+ G7 H' O) w6 \* P, o3 B
: K. x6 s  R& x9 d* y      西江月·溪东村采风有感:昔日泥墙瓦屋,而今钢混楼房。坦平大道达津梁。谁说农商异样? 麓下机声哒哒,峰间万类和祥。鹅兄鸭弟共一塘,雀跃林山晓唱。 & q; ]" W! q$ T! k

5 D+ g3 l0 l% L      西江月·九龙山畅想: 柘水环流千嶂,飞泉珙壁天长。黄巢义举永传扬。涧涧涓溪欢畅。 百级豋梯尤趣,入川尽沐祥光。封山绿漫水盈塘,更榻天然吧氧。 & p* t, q! L: N
      七律·九龙山的记忆: 九垅云天一望收,乌阴涧水永潺流。 砍柴曾跋鹅公赘,扳笋常行柿树沟。 锄草听聊三国趣,放牛欣步小溪洲。 忆来累累酸甜事,勾起诗情秃笔头。 0 r- n  x  V+ i7 ]
      七绝·有感九龙山: 九眼山泉九垅田,青葱峻岭竹松妍。 还祈厚土多灵气,凤舞龙腾每梦圆。
6 [% S2 f6 y9 P" C3 ^" a4 Q      七律 · 管九风韵 自古名传管九村,长街十里尽花园。 争奇卵石铺成巷,好胜秦砖筑就门, 地设萧家田畈大,天开柘水鳖鱼昆。 后山王塝千秋史,万载苍熬不灭魂。+ C4 k5 X" Z" B# y! L, w, x4 F- V
7 l- |9 Z4 v. K$ m7 I, h' A
      这些诗词不仅展现了管九村的自然美景和人文情怀,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与赞美。通过这些文字,我们仿佛能够穿越时空,感受到管九村那悠久的历史和充满希望的未来。% p" |% H% A6 p6 ~6 U2 s
! O9 I" Z* [9 X6 z% @/ V
2025/01/15
! l6 t0 ?5 |0 |) N( D8 _) J
+ [" \* y+ \( n5 N+ {1 g4 c  _, A& L" p7 z; 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免责声明|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599-2842928邮箱:675062596@qq.com|广告服务|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浦城论坛 ( 闽ICP备12022352号-7 闽网安备35072202010019 )

GMT+8, 2025-5-22 04:1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