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 没有人是旁观者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 有人迎风而动、逆风而行 这些抗疫小故事 很短,但很暖 故事一 实验室里“不夜人” PCR实验室,接近40摄氏度,工作人员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全身流淌着汗水,一待就是数小时,虽然疲惫、头痛、想吐,但他们依然坚持检测完最后一批样本。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浦城县医院检验科即开启24小时满负荷运转,12名工作人员分组循环作业,备耗材、接转运箱、加样、检测、整理废物、审核数据、接查询电话,全体工作人员一天只休息三四个小时,至今仍未回过家。 深夜,卢剑军还在办公室核对数据 卢剑军作为一名预备党员、PCR实验室负责人,他吃住在单位,连续72小时未眠未休,之后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累了就眯一会儿,打个盹,饿了就吃泡面。患有高血压的他几次觉得身体不适,偷偷服下降压药继续工作,坚持带领他的检验团队认真对待每一份样本,为疫情防控提供最真实可靠的检验报告,当天任务完成后他拖着疲惫的身躯又开启新一天的忙碌工作。 “我必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只有我冲在前线,我们的团队才能往前冲、不畏难”。在卢剑军的带领下,PCR实验室工作人员昼夜不歇、争分夺秒,全力以赴为抗疫“排雷”,在平凡岗位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故事二 只争朝夕“流调人” 10月31日晚上,协助完成浦城县古楼乡大路村区域全员核酸检测工作的村党群工作者周国强接到流调数据核查工作,“你好,打扰您休息了,我是浦城县疫情防控流调员,请问您近期是否有去过石陂、濠村等地……”流调数据繁多、处理时间紧,为确保当日数据清零,有时直至凌晨,办公室依然灯火通明,电话声、谈话声不绝于耳。 周国强说:“有时候为第一时间核查信息,半夜给涉疫人员打电话,已经做好群众拒绝、抱怨的心理准备,但是大家都很配合工作,最后还十分关心我们,一直表示感谢,每次听到这些,再苦再累也会觉得是值得的。” 周国强同志进行流调信息核查 疫情发生后,长期在浙江工作的蒋利缘因住在石陂的女儿使用其实名注册的手机,导致蒋利缘的浙江健康码变红,当时她在浙江温州出差,对她的正常生活及工作造成极大影响。接到蒋利缘的求助后,周国强迅速进行核实,通过行程码、福建健康码、浙江健康码等确认蒋利缘的行程后,帮助她在福建省大数据平台上传省外核酸记录,与技术人员沟通、提供相关信息及凭证,最终帮助蒋利缘的健康码恢复正常。
故事三 疫情面前“不退役” 10月24日凌晨,浦城县林业苗圃干部陈伟接到电话指令后,迅速收拾行装,立即前往集合点,穿着密闭的防护服踏上了转运的征途。虽已深秋,但穿上防护服仍十分闷热。 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不仅要忍受身体不适,还要随时留意车内人员的状态,处理各种突发状况。转运工作从接到任务到达指定地点待命,接人,往往需要等上三四个小时,最长的一次转运时间长达17个小时,将人员送至光泽安置点再返回,抵达石陂后,陈伟累得瘫倒在地。 同其他转运人员一样,疫情发生后,陈伟始终住在帐篷内没有回过家,24小时待命坚守在风险人员转运一线。无论白天还是深夜,指令一下达便必须出任务。“我是一名退役军人,若有战、无召也必回,在疫情面前永不退役。”陈伟说。
故事四 抗“疫”路上,有我在! 疫情发生以来,浦城县委文明办工作人员王杰艺第一时间赶往石陂镇协助当地开展全员核酸采样工作。10月24日,他在石陂镇象口村忙碌到夜里将近12点,协助采集670多份样品。紧接着又立即赶往岐山前村支援至凌晨4点,稍作休息后,又于早晨7点赶往连墩村支援。 在一次核酸采样过程中,一位村民突然情绪激动,拿着手机在队伍里大声嚷嚷。这个突发情况打乱了原本井然有序的队伍,发现情况的王杰艺立即上前将该村民带离队伍。听不懂方言的王杰艺,耐心地靠着比划将这位情绪激动的阿姨安抚下来。原来这个阿姨一直调不出手机里的健康码,眼看着就要轮到自己了,心里着急的她越急越乱,才大喊起来。了解了情况后,王杰艺将她健康码从手机里找出,又带着她去做了核酸,顺利地解决了这个“小插曲”。(张依婷 廖智文 练雅男 林薇) 在对抗疫情的这场战役中 大家都是逆行者,是守护者 逆行的是一往无前的信念 守护的是点点滴滴的希望! 消息来源:浦城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