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4230|回复: 0

[美食分享] 浦城美食●小吃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0-12 10:3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来自 福建漳州

1、官路薏米羹


薏米羹这道甜点,主料为官路山薏米,配料为糯米、桂花、白糖。其制法简单,食之柔软,粘香细滑,清香甜爽,不仅有“甘、糯、稠”的品质特征,且对脚气、水肿病人有特效作用,是食药两用的营养食品。这道点心,传统制法是取泥锅用炭火慢熬成粥(俗称米仁粥),后人为改变更好口味,加入适量糯米使之稠,再添入浦城特色的桂花糖促之香甜,色道美观,故改名为“薏米羹”。

薏米,学名薏苡仁,俗称米仁,是浦城传统名产,其特点壳薄、粒大、色白,素有“珍珠米”之美称。早在1940年,曾参加福建省工商名特产品展;1950年,被选入参加广州交易会展品;1964年福建省外贸局文件认定,浦城薏米深得国内外客户赞许,列居全国第一。1983年,日本客商以浦城薏米质量优于湖南产而定购浦城薏米120吨。1987年,浦城薏米编入《中国土特产辞典》。1991年,浦城薏米收录福建省食品营养成份表。2009年,浦城薏米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典故】官路薏米的来历,源自一个故事。相传在夏朝大禹时(公元前16世纪),中国南方水患成灾。尤其地处闽浙赣三省交界一带,地势低洼,水灾严重,百姓苦不堪言,禹王亲自南下带领百姓筑坝排涝,兴修水利,终于治好水患。但禹王和许多百姓因长年治水患了脚气病(即水肿)。这件事,惊动了天上的玉帝。一日,玉帝扮作老翁下凡,亲眼看到洪水已治,百姓详和,但这些治水的好汉脚却肿了,行走不便。于是玉帝当即送给禹王一袋小珠子,要他熬成粥给大伙吃,刚说完人却不见了。禹王感到十分惊奇,便留下几粒做种子,其余拿去熬粥给大家吃。几天后,脚水肿的人食后果然全消。次年立夏时节,禹王吩咐把留下的种子播到土里去。待到秋天,满山遍野的珍珠果籽在秋风中沙沙作响,此后这一带人们再也不怕关节水肿了,这些小珠子就是现在的薏米。后来,官路百姓为纪念禹王治水,就把官路境内最高的山称为平(治)水王,并在山上建座禹王庙,官路从此风调雨顺。


2、桂花薏米水晶球(得象球)

桂都国际大酒店制作的桂花薏米水晶球,又称得象球。这道甜食与水晶相似,非常美观,色泽透明,清香甜润,入口易化,回味无穷,是浦城招待贵宾宴席中的一道特色点心,众客食之无不赞赏。

【典故】桂花薏米水晶球(得象球)原自一个故事。北宋宰相章得象(公元978-1048年),浦城人,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一日,章得象与皇帝闲聊中,说自己家乡水晶多(即萤石),皇帝很好奇,提出要到相府观赏。得象公回府左右为难,没想到只是随口一说,皇上却道起真来。正在为难之时,相府家厨问道,相爷为何烦恼。得象公把缘由一说,家厨想了想便对得象公说:“我们家乡不是有一种特色点心叫水晶糕吗?我可以把它加工做成水晶球,相爷可以在夜间请皇上来府观赏,因为夜里烛火朦胧,水晶球会隐约发光,定能混过此关。”是夜,皇帝如期来到相府观赏,只见水晶球在烛光下闪闪发光,皇帝龙颜大悦:“好新奇、真稀奇。”而后,皇帝得知水晶球是水晶糕相仿制的,极大兴奋,当即赐名“得象球”。此后,这道点心流传至今,章氏宗谱早有记载这一典故。

3、炒肉糕(俗称水晶糕)


炒肉糕,由民间传统加工而成。其主料为上等地瓜粉,配以适量的猪肥肉、红枣末、花生米、白芝麻、桂花等料制成。这道甜点入口清甜,清香四溢,色泽透明,形似水晶。

【典故】这道点心的来源,相传在南宋绍熙5年)1194年),出生在浦城仙阳的大儒真德秀19岁考中进士,其母想为儿子庆贺,但家穷没钱买猪肉,便使用家中贮存的山粉做成肉糕。这位母亲巧手制作的“炒肉糕”晶莹剔透,红白相映,筋道十足,浓香四溢。这款美味点心工艺并不复杂,关键是配料和火侯。更重要的意义是子有出息,母有爱心,炒出的肉糕才有百年传承至今。

4、仔钧黄碱馃(俗称大米馃、黄碱糕)


粳米用柴灰碱水浸成黄色,蒸熟捣烂,再熟再捣,做成圆饼状或圆条状,待冷却后放置碱水缸中浸养,可长时间存放。食用时取出切片或丝,蒸软或煎食。黄碱馃食之软糯鲜香,别有风味。这种点心,在春节前做成,用以馈赠亲友,还可切片或丝晒干后,油炸或拌砂爆炒而食。境内南乡和西乡较多,北乡较少。

5、临江大饼


临江大饼起源于1987年临江铁炉村民林荣泉在临江镇街上开饭店时创作出品。其味性咸,现煎现吃,层层香脆,油而不腻,酥而不碎,堪为面点上品。2004年10月,林荣泉制作的临江大饼应邀参加南平市中华美食小吃暨首届闽北风味小吃展,获南平市经贸委、南平市烹饪协会、南平市餐饮业协会授于“闽北风味小吃品种金奖”,匾牌一块。

6、匡山笋衣饼


笋衣饼的来源,相传在元末明初,匡山四贤章溢、刘伯温、宋濂、叶琛在匡山隐居时,发现匡山竹笋很多,竹笋拨衣后,笋肉都拿去煮菜食用,或者晒干保存。唯有剩下的笋衣煮食不好吃,晒干又难看,丢掉很可惜。于是章溢吩咐厨娘,试着用笋衣和米浆,混合做成菜饼食用。就这样,厨娘按照章溢的说法果然把笋衣饼做为美味的小吃,还可配菜作茶点。一日,双门井村李府图宣到匡山游玩,在饭桌上吃到了这道小吃,还看到“四贤”把它当成茶点食用,便问章溢这是怎么做的。当即,章溢就把厨娘叫来详细告知笋衣饼的制作过程。李回家后即叫家人学做了笋衣饼。就这样匡山笋衣饼的故事和制作方法流传至今。

7、匡山洋芋饼


据传在很早以前,双门井村李府七子绍明在苏州经商,在他回乡时,带回一种似鸡蛋形的物品,村里没人见过,也叫不出其名,更不知其味。便问李绍明是何物,李道:“我也叫不来,只知是苏州老板在国外带来的,食之像芋头,就称为洋芋头吧。”就这样,大家好奇地各分几个拿回家保存。到第二年开春,村里人按照李绍明的吩咐都把洋芋头种下,到端午时,洋芋头果然丰收。当时,人们不知如何煮食,只把洋芋头拿来烤食或蒸食。次年冬天,有一上海收购闽笋干的老板到李家做客,家人为做好吃的菜,试想把蒸熟的洋芋头去皮、压扁、煎成两面黄后,加入豆油(酱油)、辣酱和食盐煮香,再加入香薄荷叶后起锅装盘上桌。这位上海客商食后连连赞口。从此,匡山洋芋饼各地开始传开,至今城乡民间都会制作这种“洋芋饼”。

8、芭蕉芋


相传在汉代时期,庆元村有一姑娘因饿昏倒,在路边发现一株野生芭蕉芋,时值冬天芭蕉芋杆叶已枯死,她挖其根生吃,竟然救了她一命。后来村民纷纷仿效,取芭蕉芋茎磨粉,制作各种食品,成为充饥的代食品。在过去革命战争年代和三年困难时期,起着重要的作用。

1934年9月,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这带经过,留下闽北的“红三团”在这里活动,并建立中共浙南特委和龙(泉)浦(城)县委。1936年暮春,在第一次反“围剿”即将结束时,粟裕将军率领的挺进师主力部队与二纵队幸存的20多位指战员及闽北独立师第三纵队指战员在庆元东坑桥和飞云山(闽浙边界)胜利会师,合歼敌军福建保安团一个连。粟裕将军在这里连续住3个多月,当时国民党军队对苏区物资封锁很严,红军战士吃粮全靠附近村民提供的杂粮和芭蕉芋生存。至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多次组织大批人马对红军进行围剿,红军被迫转移。

在三年困难时期的缺粮情况下,芭蕉芋曾做为野生代食品被政府大力推广。改革开放后,更是广大素食爱好者的首选绿色食品,当地村民把芭蕉芋粉加工制作成芭蕉芋蛋皮、芭蕉芋大饼、芭蕉芋雪片、芭蕉芋粉丝煲、芭蕉芋芋头丸、芭蕉芋火锅、芭蕉芋什锦菜、芭蕉芋片等系列的菜点,为青草洋风景区和庆元革命老区游客尝到“芭蕉宴”的特有风味。

9、粉包汤


入口桂香清甜,软糯滑爽,制作精细,是浦城名厨制作的传统点心。


10、盒子糕


盒子糕为民间传统小吃,其工具为长柄铁盒子,形状为上大下小的圆椎体。主料为灿米,浸透磨成稠浆,淋在底层铁盒子上,中间加上几粒肉馅,再加入调好味的白萝卜丝或芋母丝或番薯粒,表面再淋上一层浆,放入油锅炸至金黄色即熟,提起倒出再稍炸一会即可。此点表皮金黄,香酥可口,内馅香辣有味。

11、缸炉饼

制作缸炉饼是特制的缸瓮,中间烯炭火,饼贴在缸炉内壁周围烤熟。有肉饼、干菜饼之分。饼以面粉为主料,先把面粉加入老酵与适量清水,揉和成团,待膨胀起酵后,捏成若干个小胚,再把制作好的肥肉丁或虾肉丁、干菜粒为内馅,分别包进面团里,在案板上压扁成圆饼,放入饼炉内壁烤熟即可。缸炉饼传统制作,色泽微黄,味香酥脆,携带方便,是民间零食和待客茶食及居家旅游的休闲食品。

12、豆腐渣饼

此饼香辣松脆,细嚼回味无穷,豆腐渣本是民间制作豆腐的下脚料,通过发酵后用油与米粉翻炒,有糯粘性,加之辣味和油再炒,增加香辣口味。经晾干可长期保存,如要食用,可随时放油锅煎炸即成,这是民间下饭、下酒和茶食的好食品。

13、曲曲粿(俗称清明粿)


曲曲馃是浦城民间精工细作的绝妙点心,多为清明节制作,现点心店有常年加工上市,没有曲曲草便用青菜汁和胚仍有青绿色。

14、珍珠馃(又称油馃)


用糯米60%拌灿米40%,浸透磨浆压干,包馅搓成圆珠状,上笼蒸熟后,取出逐个抹上熟油装盘即可。内馅有甜、咸两种,甜以白糖拌芝麻或白糖拌红豆为馅;咸以咸肉或鲜肉、酱油、葱花拌匀为馅。这道点心为浦城传统名点,民间百姓均会制作,多为中元节(俗称七月半)制作食用,点心清甜柔软或鲜咸可口。

15、寿桃馃


寿桃馃是浦城民间生日、寿宴中的一种传统点心,尤其是农村,亲友之间最时兴献给寿桃馃。

16、碗糕


碗糕属于发糕系列食品,传统操作,用以茶碗模具和米浆加工而成。碗糕一般供应早餐市场,其型似碗,色白如雪,食之松软,入口清甜。

17、


这道甜点晶莹剔透,入口清凉滑爽。

18、千层糕(俗称水糕、重阳糕)

千层糕,浦城点心店常年有卖,多人爱食,特别是每年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民间各家均有蒸糕的习俗。

【典故】相传在东汉时期,有个名叫恒景的人在重阳节这天,遇到被人追打杀麻烦,后受高人指点,外出登上高地,免除了灾祸。因有恒景登山而免去一难的传说,所以登高是重阳节最时兴的活动。因“高”与“糕”字相谐音,于是由登高发展到吃糕,又称重阳糕、千层糕。糕以灿米磨浆,糕熟一层再淋一层浆,至九层(含九月九、九重天意思),糕面放上红枣、桂花,既美观,又味清甜,层层相联,还可掀开分食,以符合重九的意思。

19、年糕(俗称实糕)


过春节时(俗称过年),先用糯米掺灿米各半、或4、6渗匀浸泡12个小时,磨浆滤干,再用红糖水揉匀,放入铺有芭蕉叶的蒸笼内,有的嵌肥猪肉条,有的还拌入野生曲曲干,待锅水开后,入锅蒸2个小时即熟,称年糕。除过年外,民间祝寿、婚庆、迁居等也送实糕,叫法不同,制作相同。

20、八宝饭


用浦城当地大冬糯米氽熟,拌白糖盛于碗内,碗内底铺有猪网油、红枣、莲子、花生仁、瓜子仁、桂花等,蒸熟后反扣在盘碗上即可,民间酒席均有这道传统甜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免责声明|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599-2842928邮箱:675062596@qq.com|广告服务|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浦城论坛 ( 闽ICP备12022352号-7 闽网安备35072202010019 )

GMT+8, 2024-12-4 01:1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