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强化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旧村复垦项目15个,新增耕地570亩。利用亚行贷款等资金,投资2.8亿元实施农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示范项目,加大土地平整、抛荒田复垦力度,加快水毁工程修复,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耕地1000亩。 | 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县自然资源局、水利局,各乡镇(街道) | |
| 完成王家洲水库主体工程,启动消能电站建设。完成闽江防洪工程南平段(六期)工程、闽江上游建溪二期(浦城段)防洪工程建设。推进南浦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完成东风引水隧洞工程。 | | |
| 做强现代绿色农业,建立3万亩以上的制种基地,致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的制种硅谷,新增粮食产能区10个,创建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4家以上,高标准落实粮食安全首长责任制。 | 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县供销社、粮储局,各乡镇(街道) | |
| 促进畜牧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龙头企业,提升主导特色品种的苗种本土化供给率,主要养殖品种的良种覆盖率达到80%以上。 | | |
| 积极申报实施省级油茶示范建设项目,谋划建设海峡两岸中草药交易市场及加工生产项目,加快建设泽潭百草养生谷项目。推进善之农蔬菜全链条项目落地,利用冬闲田种植浙贝母、元胡、前胡等中药材1万亩以上。引进“稻+N”模式,加快推进蒙正稻虾共养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 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县工信局、自然资源局,各乡镇(街道) | |
| 挖掘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潜力股”,推进薏米、香榧、毛竹等农产品精细加工,深入融合全域旅游、康养项目,实现与大水口民宿等项目联动发展。强化智慧农业建设,推动农业生产监控、农村综合管理、强农惠农服务一体的“三农”信息化。 | | |
| 着力建设富岭、万安、水北街3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分类打造11个省级试点示范村和14个市级“一带N点”示范村,支持殿基、大水口等5个村创建省级森林村庄。 | 县农业农村局、林业局、共建办牵头,各相关乡镇(街道) | |
| 持续深化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将创建“美丽庭院”与环境整治相结合,提升群众美化环境的行动自觉。 | 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县住建局、城市管理局、共建办,各乡镇(街道) | |
| 有序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17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部投入运营,完成农村户厕改造8000户。 | 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县住建局、城市管理局,各乡镇(街道) | |
| 落实农村公路路长制,全面完成33条147公里“四好农村路”和4座撤渡建桥建设。 | | |
| 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化供水格局,完善农村供水设施,让群众喝上放心水。 | | |
| 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功能,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份量化,成立村集体股份合作社,释放农村改革红利。 | | |
| 做好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家庭农场示范场的评选推荐工作,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以农业信贷政担合作为抓手,支持和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培育农村实用人才,做细做实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 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县金融办、人社局,各乡镇(街道) | |
| 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持续做好“两不愁三保障”工作,利用“山海协作”资金建成灵芝工厂化栽培车间4栋,带动2120户贫困户增收,支持贫困户发展林下经济、种养业、特色手工业、乡村旅游等增收项目,提升贫困户的“造血”能力。 | | |
| 深入推进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工作,构建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益,带动农民及贫困户增收。 | | |
| 做好中央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和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推进仙阳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建设。 | | |
| 加快转化软弱涣散村,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力争286个建制村村财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其中村财收入15万元的建制村100个。 | | |
|
| 以“百亿生物产业集群”为目标,高标准建设浦潭生物专业园,启动园区周边居民安置搬迁工作与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建成热电联产、110KV输变电站、浦潭大桥、企业服务中心等园区基础设施,提高园区承载能力。 | 县工业园区管委会牵头,县工信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供电公司,各相关乡镇(街道) | |
| 加快绿康生物专业园、蒙正专业园建设,积极推进长三角化工、仁宏医药年产2000吨香精香料及精细化工中间体项目建设,力促菩尔新材料(二期)项目全线投产。 | | |
| 高起点规划建设锦城新材料工业园,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准确把握氟新材料全产业链、高新材料、精细化工以及相关上下游配套产业为辅的功能定位,引进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努力打造氟新材料全产业链生产基地。 | | |
| 加快七里头工业园区“腾笼换鸟”步伐,鼓励成长性好的企业并购低效企业,盘活闲置厂房和土地,发挥园区土地最大效益。 | | |
| 整合“四通一达”、百世快递等物流企业,建设现代物流业集群,着力降低企业运输成本。 | | |
| 支持荣华山产业组团建设,完成土地征迁、报批800亩,打造百亿轻纺园、机械制造园和食品园。 | | |
| 全力打造生物制药、轻工轻纺、食品加工三个百亿产业集群,培育企业做大做强,力争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家,规下转规上工业企业5家。以建立全国最大的生物发酵生产基地为目标,做好生物产业扩面和提升工作。 | | |
| 加快圣农食品一厂、饲料加工厂和5个种鸡厂建成投产,建成投资2.4亿元的圣农食品二厂,启动旭禾现代粮食科技产业示范园项目。 | 县圣农服务组、粮储局牵头,县工信局、工业园区管委会、农业农村局 | |
| | | |
| 加快“智慧浦城”平台的打造,谋划5G项目布局,将数字服务覆盖到政务服务、城市管理、农业农村、行政审批等多个方面,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产业经济健康发展。 | 县工信局牵头,农业农村局、城管局、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各乡镇(街道) | |
| 深化与喜马拉雅的战略合作关系,加快 “有声城市”和“喜马拉雅大学”项目建设,开展新媒体培训,打造成熟的网络新媒体产业基地。 | | |
| 深入实施“浦商回归工程”,发挥驻外商会桥梁纽带作用,“点对点”邀请相关企业家回乡考察,开展项目对接。落实支持乡贤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努力为广大浦城籍企业家和在外务工人员回乡投资兴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激发投资热情。 | | |
| 打造梦笔大道、兴浦路夜市经济中心轴,提升南浦溪、马莲河两条水美经济夜间景观带。老城抓好夜市集中区建设,建设七处城市书房,布局新的特色街区。新城编排精品民俗晚会《梦笔生花的地方》,突出文化消费。 | 县发改科技局牵头,县水利局,住建局,城市管理局,各乡镇(街道) | |
| “十里莲塘”整合乡村旅游资源,打造田园休闲吧,满足群众品质化、多元化、便利化的消费需求。 | | |
| 制定落实《南平市“武夷品牌”发展战略规划》的实施方案,强化品牌专业运营,统筹指导全县品牌建设工作。以“三品一标”和“武夷山水”公用品牌工作为抓手,力争顺利通过“中国好粮油”示范县项目验收,培育“浦城大米”这个拳头品牌,做好灵芝、薏米、包酒、桂花等品牌保护和推广工作。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构建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追溯体系。 | | |
| 通过“政府主导、中介服务、部门配合、协会唱戏”的方式,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申报“中国驰名商标”和“福建名牌产品”,提升浦城品牌价值影响力。 | | |
| 探索公共资源型商标防御注册,对“仙楼山”“南浦书院”“真德秀”“浮盖山”等我县特有自然历史文化资源开展跨类别商标注册。 | | |
| 深化“五个一批”项目推进机制,力争全年引进产业项目40个,总投资30亿元以上,安排省市重点项目34个,总投资210.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6.38亿元。 | | |
| 加强项目入库入统工作,坚持重点项目“一周一协调、一月一调度、一季一督查”,强化“人员、资金、审批、征迁”要素保障,力促驾考中心、新城全民健身中心、美术馆等在建项目加快进度,绿康活性杆菌肽系列产品、永芳香料二期等项目年内竣工投产。 | 县发改科技局牵头,县工信局、工业园区管委会、文体和旅游局,各乡镇(街道) | |
| 加大招商力度,树立人人都是招商窗口、人人为招商服务的理念,围绕七大绿色产业发展目标,坚持以商引商,着重生物产业、氟化产业补链、强链、扩链,瞄准“江浙沪”优质外溢项目,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市场前景好、带动作用强、科技含量高、经济和社会效益好的大项目、好项目。 | 县商务局牵头,县发改科技局、工信局,各乡镇(街道) | |
| 努力补齐专业市场短板,加快推动农特产品展览交易市场、汽贸城等项目落地建设。 | | |
| 持续构建便捷交通体系,启动国道G322拓宽改造工程,加快推进温武吉铁路、上浦高速、通航小镇等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 | | |
|
| 研究编制“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强化外部视野和长远谋划,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科学谋划浦城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 | | |
| 主动融入闽东北协同发展区,持续深化山海协作,力争在产业发展、园区共建、招商引资、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策划生成一批合作项目,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 县发改科技局牵头,县工信局、文体和旅游局、商务局、工业园区管委会,各乡镇(街道) | |
| 强化对台交流合作,加大与台湾特色农业、文化旅游等产业深度对接,深化浦台民间交流交往,搭建寻根谒祖平台。 | | |
| 做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加大统计改革创新力度,推进统计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 | | |
| 依托天然的资源优势,推进“生态银行”建设,深化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建立自然资源交易平台,引进优质企业参与资源开发,打造点绿成金的发展新路径。进一步探索生态监管模式改革,完善实施生态巡查机制。 | | |
| 总结“名誉村主任”等工作名片的实践经验,提炼固化为工作制度,助力乡村振兴。 | | |
| 强化科技大市场建设运营,发挥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和省级技术转移机构平台功能,无缝链接浙江科技大市场、国家东部技术转移中心等省内外科技资源,推进浙江科技大学生物产业研究院、浙江工业大学化工研究院项目尽快落地,力争更多的工业研发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落户浦城。 | | |
| 深化产学研用结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推动正大、大和、兴达、乔宝等企业智能化改造提升,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或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3家以上。 | 县发改科技局牵头,县市场监管局、工信局,各乡镇(街道) | |
| 滚动实施10项以上总投资40.21亿元的市级重点技改投资项目,确保全年完成投资5.84亿元以上,坚决淘汰落后产能。 | | |
| 推动科技特派员制度创新,鼓励科研人员以技术、知识产权入股企业、合作社,与服务对象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双赢”。 | 县发改科技局牵头,县市场监管局、工信局,各乡镇(街道) | |
| 落实国家及省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更大力度执行减税降费政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 | |
|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审批模式,进一步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新行政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实体政务大厅向网上办事大厅延伸。 | | |
| 放宽市场主体经营范围登记条件,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服务,有序推进证照分离、多证合一改革,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方便、更舒心。 | | |
| 加大金融服务力度,强化政银企对接,积极推进铭塔玩具、和顺矿业、圣新能源冲刺主板上市融资。发挥产业基金作用,健全信贷担保体系,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让企业轻装上阵。 | | |
| 继续开展“县领导挂点服务重点企业”活动,对重点培育的优势企业、项目实行一企一策,一产一策,真心实意地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