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文化】
福建日报社 福建省文物局合办 2020年第7期 牛鼻山遗址航拍图 文物名片 牛鼻山遗址 牛鼻山遗址位于浦城县管厝乡党溪村,占地面积约3200平方米。1989年、1990年,福建省考古队先后两次进行了发掘,共揭露面积900平方米,发现新石器时代墓葬19座、灰坑8个,出土石器、玉器、陶器等300多件,以及大量陶片。 这一遗址发掘的三袋足鬶、鸭掌足鼎等文化遗存,与闽江下游昙石山文化有较大差别并有自身特点,学术界将其命名为“牛鼻山文化”。牛鼻山文化在史前区域文化交流、闽台史前文化关系、史前文化发展序列、聚落考古研究、史前经济形式转变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2018年再次对牛鼻山遗址周边进行区域性系统调查,发现碳化粳稻种子距今5300年~4800年。 在闽江流域新石器文化体系中,牛鼻山文化是闽浙赣地区大交流大碰撞而形成的融合形态,也是农业革命的滥觞地。
前世传奇 兼具桥梁和桥头堡之功 讲述者 陈兆善(福建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牛鼻山两次发掘的资料,为福建新石器时代山地类型考古遗址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珍贵的实例,与反映海洋文化的昙石山文化共同构成了福建新石器时代不同类型的文化代表。 众所周知,福建地区史前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当以昙石山文化为第一,而在整个闽北、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的遗存发现数量尚显不足。对于研究福建史前文化的区系类型,存在较多的文化序列与区域的缺环。 闽北在古代福建历史文化中,发挥了先行者作用。就考古而言,福建北部经过历年考古工作,发掘了浦城牛鼻山、黑岩头和马道坪,武夷山梅溪岗、葫芦山和上七丘岗,光泽马岭和馒头山,邵武斗米山和延平葫芦山等遗址,充实了福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内涵。相对于其他地区,闽北的史前文化还算相对完善。 这些遗址中,最有代表性的遗存还是牛鼻山遗址,它是“牛鼻山文化”的命名地,是闽北地区早期文化的代表,也是福建山地类型考古学文化的代表,为福建史前文化序列的重要一环。地处偏远的牛鼻山遗址,实际上是一颗遗落在深山之中的明珠。 浦城位于福建北大门,自古就是闽浙赣三省襟喉,其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在文化、人员、经贸等交流方面,兼具桥梁和桥头堡的作用。前者体现在早期对接江南的良渚文化、江南土墩墓、越文化等,并在历史时期继续作为福建与江浙、中原联系的主要通道;后者表现为在吸收和引进先进文化时,先在本地生根发芽,然后再下传至闽江流域等地区,为福建历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牛鼻山文化特点很明显,其典型陶器有三足鼎、三足盘、三足鬹、凹沿长腹圜底罐、小侈口扁腹罐、侈口长腹圈足罐、敛口长腹圈足或圜底壶等十类器型,还有少量其他器型。其中三足器、长腹器、高圈足器造型最为典型,带耳或带把器型很发达。 我们发现,牛鼻山类型文化,出现了来自邻近浙江、江西同期文化的交流和影响。从器物形态方面分析,牛鼻山类型下层遗存中的高喇叭形圈足豆、高柄豆、锥形足鼎以及壶、罐造型,与已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良渚文化关系密切,往上还可追溯至江南新石器的崧泽文化;另外与江西樊城堆类型文化也有一定的联系,两者在陶器的陶质陶色方面,墓葬随葬品的鼎、豆、壶组合,以及石斧、锛、镞等生产工具形态上,都有相似的文化面貌。江西考古专家认为其归属极可能为江西的另外一支考古学文化——万年文化,意味着牛鼻山文化极可能就是万年文化的来源。 牛鼻山文化对闽江下游的昙石山文化有很大的影响。昙石山文化的第二来源也是其主要来源,就是闽江上游地区的早期文化,重点就是牛鼻山文化,当然还包括现南平地区所辖的闽江上游地区其他的一些早期文化。从自然地理环境来说,闽北是闽江的源头之一,沿江交通便利。除个别地段外,有连绵不断的纵向延伸的山间谷地,使得闽江上下游之间有机联结在一起,为文化交往提供了便利条件。从考古学文化的意义上说,闽北是福建文化的源头,这是有一定的基础的。 具体比较昙石山文化和牛鼻山文化,我们发现有四类器物为两地共同常见、形态基本一致的器型,如小侈口扁腹圜底罐、侈口长颈扁腹圈足壶、敞口浅腹中高圈足豆、敞口浅腹高宽圈足盘等;形态相同而较少见的器物,有凹折沿鼓腹矮圈足罐、微侈口折腹宽矮圈足簋、平折沿弧腹矮圈足簋、敛口斜弧腹矮圈足簋;相似或相近的器型,还有三足鼎、凹折沿鼓腹矮圈足罐等。 从上述对比可以看出,昙石山文化与牛鼻山类型在主要器型与次要器型方面虽有较大的区别,但两者之间的联系还是相当密切的,有一些共同存在的东西,也有相互影响的成分在内。考虑到牛鼻山类型文化地处闽江上游,能更早接触到江浙早期文化,因此推测牛鼻山类型对昙石山文化的影响,要大于后者对前者的影响。 从牛鼻山与昙石山出土陶器相对照看,昙石山墓葬第一期至第五期都可看到两者相同和相近的陶器存在,表明其文化的影响是持续的,而且表现为存在相互交流的成分,不是单一的,而是双向的。 通过牛鼻山文化的桥梁作用,昙石山文化对浙江南部新石器时代文化也有一定的影响,比如浙南的好川文化就吸收了昙石山文化的因素。 三足陶鬶 陶尊 今生故事
两粒碳化粳稻种子 东南网3月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赵锦飞 郑雨萱 文/图) 在福建考古界,有“地上文物看泉州,地下文物看浦城”一说,此言不虚。谁曾想到,群山环抱,南浦溪支流躨跜蜿蜒,一处高出溪流水面约40米的独立山头中,深藏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信息,这是迄今所了解本地区最早的新石器文化,与昙石山文化遥相呼应,开始了福建新石器文化山与海的二元对话。 牛鼻山遗址所在地,如今仅余6户居民。数千年前,先民在此披荆斩棘,逐水而居,这里曾是“诗意”栖居之地。“后靠山,前临河,中间是块大盆地,是牛鼻山遗址显著的区位特征。”浦城县博物馆副馆长杨军说,遗址淋漓尽致地呈现了先民摆脱迁徙游移,结成聚落后的生产生活图景。 闽北山区气候温润潮湿,自然生态资源丰富。“在生产力水平低下而发展缓慢的新石器时代,先民相当程度还是要依赖自然资源的优势,但已经有意识地进行开发和改造自然的斗争。”杨军说。 入之愈深,其见愈奇。2018年7月,经福建省文物局批准,浦城县与厦门大学历史系合作开展牛鼻山遗址周边区域系统调查。这是一种细致到以平方为单位的野外调查方法,是区域系统方法在福建境内的首次实践,也是在华南山地密林地区运用区域系统调查思维与传统普查方式相结合的一次尝试,大大丰富了对牛鼻山遗址的认识。 之后在牛鼻山山顶和西侧探沟试掘中,从相当于牛鼻山文化早期的地层和灰坑中发现了两粒碳化水稻,经厦门大学考古人类学教学实验中心主任葛威副教授初步鉴定,属于碳化粳稻种子;根据碳十四测年,显示其年代范围约在距今5300年~4800年。两粒“谷”化石的发现,将闽北地区及闽浙赣三省交界地区水稻种植历史在原基础上又向前推进了1500年。 此前,在牛鼻山出土的农耕工具中,就出现了形制较为特殊的有段石锛。有段石锛在浙江河姆渡文化时期(距今7000年至6000年前)已经使用,被视为稻作农耕文化中装柄使用的工具。牛鼻山遗址中有段石锛数量不多,农耕生产总体还处于原始粗犷的阶段,但也证明在这一时期先民已开始农业革命。 陶器与农耕生产的发展,共同构成了先民定居并产生原始氏族的条件。在牛鼻山遗址出土的大量陶器中,有用作储藏种子的器具,当时先民耕作有种有收,但总体产量不高,某些器皿还有火煨的痕迹,反映了先民从生食向熟食的转变。 有趣的是,出土的文物中出现少量陶鬶,这是一种源自于黄河流域的传统陶器造型。其造型奇特,口沿一侧呈鸭嘴状,修长的颈部连接三个分叉的袋状足,是一种可炊可饮的器皿,有人研究其用途是被当作酒器使用。“清醠之美,始于耒耜”,使用谷物酿酒,伴随农业生产而来。浦城陶鬶的发现,是否意味着当时的农业生产已经具备用粮食酿酒的可能,这是值得探寻的一个谜。 2009年,牛鼻山遗址被列入福建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为了最大限度保护历史遗存,考古遗址已整体回填。作为文化沃土的见证,管厝乡在打造生态水系的同时,在党溪村建起了牛鼻山文化公园,游客漫步园中,可见形态各异的陶器、农具等文化元素,来一场千年的历史穿越。 不可否认的是,在闽江流域新石器文化体系中,牛鼻山文化是闽浙赣地区大交流大碰撞而形成的融合形态,也是农业革命的滥觞地,我们对牛鼻山文化还知之甚少。正如福建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陈兆善研究员所说:“浦城地下文物的地位和作用还远未充分展现,值得深入发掘和研究。” 三足陶盆 陶豆 专家点评 四川大学考古系教授吴小平: 山坡遗址的农耕经济形态以浦城牛鼻山为代表,这些遗址多分布在内地的河流台地边缘,由于生态环境与贝丘遗址有很大差异,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有很大不同,其文化内涵便可反映。如生产工具,农业生产工具所占比例比贝丘遗址大,且制作精美,有长方形石锛、钻孔石斧、石钺、石刀和石磨盘等,而渔猎工具较后者少,反映了山坡遗址居民以采集植物和农业为主、渔猎为辅的生产方式,其农业生产较贝丘遗址发达。 江西省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徐长青,江西省资深考古专家李家、申夏: 牛鼻山遗址的发展,为福建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提供了一份珍贵的资料。对它的研究,不但可以更深刻地了解牛鼻山遗存文化的性质,而且可以丰富以它为代表的这一类型的文化面貌,并且寻找到与昙石山文化的区别和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它的研究,可以为福建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区系类型研究提供帮助。同时,由于该遗址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它又为研究闽、浙、赣三省交界地区的古文化渊源与交流产生积极的影响。 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付琳博士: 牛鼻山文化是闽浙赣三省邻境地区新石器时代山地文化的典型代表,实证了距今5000年前后稻作农业已在本地生根发芽。浦城牛鼻山遗址作为牛鼻山文化首次发现的典型遗址,为探讨牛鼻山文化先民的经济生活、文化交流和葬俗习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今后对于这处遗址聚落形态的深入发掘与研究,也将极大拓展对于福建史前山地文化类型的认识,进一步明确福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山海二元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