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14时20分,浦城实验小学校门口陆续出现上学孩子的身影。除了保安人员外,一位身着警服,四处巡视的干警特别引人注目,他就是校园治安特勤大队队长俞松青。 俞松青是公安局治安大队的老干警,7年前,他成为县校园治安特勤大队的一员后,上学放学时间到学校周边巡逻、维持秩序、看护孩子就成了他的“必修课”。 组建特勤校园不再是“盲区”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校园治安形势,2003年9月,浦城县委、县政府从公安、教育等部门选调工作经验丰富、处变能力强的8位同志,另从公安、文体、工商等执法部门抽调34名人员作为兼职队员,组建了“校园治安特勤大队”,专门负责城区15所中小学的校园治安。 大队有单独办公执勤场所,安装了与县“110”联动的电话系统。县财政除一次性安排专项经费配置摩托化警车和协警着装外,每年还统一划拨办公经费,有效保证大队工作正常开展。今年5月,19个乡镇(街道)也全部组建了校园治安特勤中队。 “有了特勤大队的协助,我们能够更迅速地破获校园治安案件。”公安局治安大队的范文军深有感触地说。去年5月,有群众举报,一个社会青年团伙敲诈学生上百人,金额达几千元。凭借日常巡查获得的信息,特勤大队协助警方将目标锁定在社会青年徐某身上。被敲诈的学生们害怕遭报复不敢作证,大队中的教师队员出面做通学生的思想工作,终将徐某绳之以法。

|
校园特勤大队人员(左二)配合保安加强上学期间的安全巡查 |
特勤大队的组建让执法部门多了双“眼睛”。自成立以来,大队查处和协助公安机关查处社会青年滋扰校园案件30多起;协助工商、文体、卫生等执法部门查处销毁赌博机230余台,查获60起网吧违规经营,扣压电脑350多台;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取缔流动摊点89个,拆除违章搭盖近250多平方米,有效震慑了滋扰校园的不法分子。因为工作有实效,2005年,该县“整合社会力量组建特勤大队”典型经验代表南平在全省创建平安校园电视电话会上发言。 快速反应消除安全隐患 近年来,因为学生之间的小矛盾、小摩擦激化而引发的社会青年参与群架事件时有发生。特勤大队实行快速反应工作运行机制,快速“拆除”了这些影响校园治安的“定时炸弹”。 2005年4月20日傍晚,队员胡忠清在浦城二中门口巡逻时,看到一群学生放学后匆匆往新体育场方向跑,经验丰富的他敏感察觉情况异常。果然,初二两位学生因发生纠纷召集人准备打群架。胡忠清一边与其他队员和校保卫科联系,一边质问为首持铁棍的两位学生,及时制止了一场恶斗事件。 通过日常巡查,蹲点包校、加强与学校的沟通等方式,特勤大队能在第一时间内掌握相关信息。今年4月,浦城三中围墙处有一违章搭盖建筑,外人可通过这个搭盖物越墙而入,大队及时通报,在相关部门配合下,消除了这一安全隐患。 七年来,大队防患于未然,共制止在校生打架、斗殴事件50余起,没收管制刀具50余把,对各校进行安全综合检查20次,发现并消除各类大小安全隐患90余处。全县校园治安案件发案率逐年下降,没有发生一起恶性治安事件。 教育引导播撒平安种子 “维护校园平安是我们的任务,教育学生做人是我们的职责。”大队成立之初便定格在办公室墙上的这两行标语,队员们铭刻在心。 2006年的一个冬日,某重点中学一学生家长翁某找到特勤大队执勤办公室,说自己读高三的儿子痴迷网络游戏,已十几天没有回家。大队全体出动,拿着学生的照片十几个网吧内来回找。孩子终于找着了,却因为自己“失踪”一事全校皆知,怕丢面子死活不肯再上学。无奈的父母再次向大队求助。经队员耐心做思想工作,在不改变这名学生学籍的情况下,将他安排到一所农村中学就读。迷途知返的孩子发愤学习,考取了大学。 通过教育引导,把平安种子播撒到孩子的心灵。七年来,大队举办各种安全知识讲座,受教育学生达3万余人次;转化后进生56人次,挽救失足青年2名。全县在校生刑事案件犯罪率每年只有一两起。2008年,市委、市政府授予特勤大队“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先进大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