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03|回复: 11

[转贴] 中国古代十大情诗,美极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20 22:4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来自 福建南平
一,《江城子》 苏轼$ G( G: g$ s6 B5 d1 _  o( }

( ]- z& y% p7 T9 U, A! |9 w( E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 u" D: i* K- p* K, N, N7 k: i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9 @4 Q9 g$ u( m6 M. K, M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 p& k6 R% C* |" o3 l. f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f" l& v  K# \, s, Y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9 ?* R2 v; N0 y6 L4 x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 d. S3 Z* M* I3 N+ J
点评:这是苏东坡的爱妾王朝云死后,有一天他梦见亡妾之后写的感怀诗。朴素真挚的深情,沉痛的生离死别,每读一次就更为其中的深情所感动。阴阳相隔,重逢只能期于梦中,苏东坡用了十年都舍弃不下的,是那种相濡以沫的亲情。他受不了的不是没有了轰轰烈烈的爱情,而是失去了伴侣后孤单相吊的寂寞。"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在梦里能够看见的,也全是逝去亲人往日生活里的琐碎片断。因为在那些琐碎里,凝结着化不去的亲情。在红尘中爱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执子之手是一种境界,相濡以沫是一种境界,生死相许也是一种境界。在这世上有一种最为凝重、最为浑厚的爱叫相依为命。那是天长日久的渗透,是一种融入了彼此之间生命中的温暖。
0 H7 I( h, @9 J' j  P  D
 楼主| 发表于 2010-3-20 22:46:5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福建 来自 福建南平
本帖最后由 丫头 于 2010-3-20 22:48 编辑
" C' I) a; L" j' V% t& H
- ?1 |0 C/ m- H; o" x0 L# F/ @二,《卜算子》李之仪 / v- o/ U% @6 l, M+ E  x; h
" C$ @8 W: s  o/ k" g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2 _; I- F2 t3 [1 R# u4 _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 [% K* J+ j- d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9 G/ N" U" e. w8 c) `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5 N* w- y5 z) X$ C/ X6 V
点评:李之仪的这首小令仅四十五字,却言短情长。全词围绕着长江水,表达男女相爱的思念和分离的怨愁。开头写两人各在一方相隔千里,喻相逢之难,见相思之深。末句写"共饮",以水贯通两地,沟通两心;融情于水,以水喻情,情意同样绵长不绝,表达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与热切的期望。全词处处是情,层层递进而又回环往复,短短数句却感情起伏。
9 b4 d& N; c* O  m&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20 22:47:0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福建 来自 福建南平
本帖最后由 丫头 于 2010-3-20 22:49 编辑 * H( ^1 M  a8 I. s1 b2 I
: \; a7 j  c9 U, C
三,《诗经邶风击鼓》# [4 b. a0 U, a( u7 a( N
; d; {4 j4 e" Q/ M1 |, H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4 T5 b- f$ X  q. z. M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Y3 J. ~: c4 Q1 ~2 x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1 T. I7 g0 B  H* P4 X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B4 Y( e5 q+ l! O; ?1 d3 V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 P# _7 A  V0 h. [
) X6 e; o5 n2 g+ f" h点评:这首诗表达了长年行役于外的将兵思念家乡和妻子的心情。其中"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一句,倾倒了无数身陷爱河,渴望美满爱情的人,成为山盟海誓的最好代言。生生死死悲欢离合,我曾对你说过,我会牵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这是爱的最高境界,爱的最高境界就是经的起平淡的流年。* Q, R' Q9 m. 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20 22:47:0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福建 来自 福建南平
本帖最后由 丫头 于 2010-3-20 22:50 编辑
& M- Z2 y0 f$ L: U. o
) ]; k4 m# c  P) K四,《上邪》/ r6 o/ L+ }) z+ o  Q5 J. i4 r, Q

/ B( g6 Z* _6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 n$ a! L1 a1 H$ b3 x2 E' }4 o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 S" c0 l' y6 B, |, C7 I4 \
: a% X) a; f# A, E: ]6 \
点评:出自于汉乐府民歌。这是一首情歌,是主人公自誓之词:海枯石烂,爱情仍然坚贞不变,是一位痴情女子对爱人的热烈表白。诗的主人公在呼天为誓,直率地表示了"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的愿望之后,转而从"与君绝"的角度落墨,"山无陵"以下连用五件不可能的事情来表明自己生死不渝的爱,深情奇想根本不可能发生。这就把主人公生死不渝的爱情强调得无以复加。
# e& R( }" G8 ^$ }; O, z# g' B: O( x+ ~( P# U7 g; C# z# 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20 22:47:0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福建 来自 福建南平
本帖最后由 丫头 于 2010-3-20 22:51 编辑 + d. R4 Y2 B# R! G) M
) \% \" I  a0 K4 F5 p+ C
五,《行行重行行》' X0 K* h: Z" @7 D, E+ L/ c
$ R: i9 _0 j! p0 i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x0 w$ s+ f( D* \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3 N) X! [  b+ _$ w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 u9 C, b7 A9 K+ [% {" ?; w) P, S点评:这是一首在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尽管在流传过程中失去了作者的名字,但读之使人悲感无端,反复低徊,为女主人公真挚痛苦的爱情呼唤所感动。诗中淳朴清新的民歌风格,内在节奏上重叠反复的形式,表现出东方女性热恋相思的心理特点。
3 u0 G. L3 g$ P" 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20 22:47:1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福建 来自 福建南平
本帖最后由 丫头 于 2010-3-20 22:53 编辑 9 L! y9 a3 y: [- v; b$ `

) H/ W! U; Y( o8 p- ]" A- y" g六,《鹊桥仙》; R8 B3 Z8 K) u' s  _, l/ C
+ _1 U+ z( G) y
秦观
8 ~4 n9 s% O: T* U, r! b
4 d+ f- s6 _8 J% T7 @5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7 p: X+ Q$ X9 N. w7 @0 J7 D$ l( l
: R% l0 B8 e- A# W4 ]  ~) L8 k2 Z
点评:《鹊桥仙》原是为咏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而创作的乐曲。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最后一句对牛郎织女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这一惊世骇俗、震聋发聩之笔,使全词升华到新的思想高度。作者否定的是朝欢暮乐的庸俗生活,歌颂的是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 _  \- X& @, ]! m9 Z) I

: C) ~8 }& J) V% \8 g" g+ Z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20 22:47:1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福建 来自 福建南平
本帖最后由 丫头 于 2010-3-20 22:54 编辑
6 A5 K! t. C" r+ ]
; p( {7 t0 a1 A9 M! E七,《雁邱词》# P: J; f8 n, r
) @  i2 ?6 j- N, i. G2 f
元好问
. X* S  G/ r3 Z) @3 o, N- S  w
5 A8 K" O8 b( {. C+ F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H) C$ h3 N$ x7 ~7 ^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I; _% ?$ B6 h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9 @. q& k3 u: _( p& J- h5 ]"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O7 a2 \& p! g' f5 w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3 ]9 h" g9 [) ^1 H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 n  U) u+ O& w0 l- z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O0 z4 g8 a! b5 ~) A5 H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 c; o, U* h, O) b( _; U5 @
点评:当年,元好问去并州赴试,途中遇到一个捕雁者。这个捕雁者告诉元好问今天遇到的一件奇事:他今天设网捕雁,捕得一只,但一只脱网而逃。岂料脱网之雁并不飞走,而是在他上空盘旋一阵,然后投地而死。元好问看看捕雁者手中的两只雁,一时心绪难平。便花钱买下这两只雁,接着把它们葬在汾河岸边,垒上石头做为记号,叫作"雁邱",并写下了这首《雁邱词》。遥想双雁,"天南地北"冬天南下越冬而春天北归,"几回寒暑"中双宿双飞,相依为命,一往情深。既有欢乐的团聚,又有离别的辛酸,但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把它们分开。而"网罗惊破双栖梦"后,爱侣已逝,安能独活!于是"脱网者"痛下决心追随于九泉之下,"自投地死"。古人认为,情至极处,"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死相许"是何等极致的深情!) D0 o( t% I3 q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20 22:47:3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福建 来自 福建南平
本帖最后由 丫头 于 2010-3-20 22:55 编辑 5 A- W2 ~& {: o0 V8 `" D9 b

7 k6 E" R7 @$ X6 |/ G6 c" r八,唐代歌谣
- [& q% h/ q% r$ s2 w7 {
0 i5 J; o, ], A+ R# d$ W# H《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 E( ^, F% w. j# e; T
  }* ?$ `1 U  k8 n2 M, s, k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2 Z! E9 _- N' z% i8 o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 v# E0 P- i- o4 j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4 g* a  k9 }0 Z4 U# B. P7 M
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e1 z* b9 _4 f; B) s6 J, M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K4 g2 q! m" S: H
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4 x8 \/ V3 w* U& m$ W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5 ?4 B2 i. J, I' l) u
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

% B" t; b- ^' A- ~" `$ I# {点评:单看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表达了作者对年长很多于自己的爱人的一种遗憾和眷恋。但由一篇凄美的网文《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让这首诗得到升华,大家可以搜一搜,这篇文章是最好的注解。. Q! h# x' R$ G7 X6 k6 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20 22:47:4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福建 来自 福建南平
本帖最后由 丫头 于 2010-3-20 22:56 编辑 ! \9 a) |5 |2 t- ]+ a& p! K

9 Z" T2 ?6 n5 s6 S九,《离思》1 @. b+ R% j2 [8 N4 ]
. R" s4 U! D' t( a4 S
元稹  v, r' D% `& d1 G2 ~! j1 ]8 x+ G) o

& {. l+ s3 Q0 a% D2 N: Y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4 X; P) M' a+ }& ^7 H/ R; z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O: H6 ?( x  C
点评:这是唐代诗人元稹为其情人崔莺莺写的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句话的意思: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以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隐喻爱情之深广笃厚,见过大海、巫山,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上眼了,除了诗人所念、钟爱的女子,再也没有能使我动情的女子了。
4 D' A$ F+ s  z& g8 T% ~$ 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20 22:47:4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福建 来自 福建南平
本帖最后由 丫头 于 2010-3-20 22:59 编辑 ; W+ O3 \; i! L8 N
, R  C3 u# t) Z, G2 i# P5 B* j
十,《蝶恋花》
( k  F# O. S! v+ D4 y9 ], h
3 x. L' C: h& k2 ^' _# T$ I柳永
5 I& L1 a1 t8 N, p# v. [1 F1 l6 Y4 L/ u0 ]5 `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0 o, ~# x9 W2 V6 Z
+ e, Z. Z* v- l' Z( n: H1 F点评:这首诗表达了对意中人的思念爱慕之情,全诗紧拓"春愁"即"相思",却又迟迟不肯说破,直到最后一句,才使真象大白。词在相思感情达到高峰的时候,戛然而止,激情回荡,感染力更强。末句表达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因而广为流传。) v+ L1 T; u& ]: \9 _0 c( c+ 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20 22:59:3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福建 来自 福建南平
注:(帖点古典照片是为了营造一个文化氛围,千万别只看美女,要看诗哦,不然就真买椟还珠了哈。。(*^__^*) 嘻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1 08:32:2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福建 来自 福建南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免责声明|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599-2842928邮箱:675062596@qq.com|广告服务|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浦城论坛 ( 闽ICP备12022352号-7 闽网安备35072202010019 )

GMT+8, 2024-6-19 00:5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